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曹中銘:打造中國版"薩班斯法案" 嚴懲造假上市公司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2日 08: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經網-每日經濟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1999年7月1日,中國證券市場的“根本大法”——《證券法》開始施行,至今已約13個年頭。期間,除了2005年10月份進行過修訂之外,再也沒有實施過“大修”。而7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修訂現行的《證券法》,不僅是市場發展的需要,也是大勢所趨。

  據報道,《證券法》第三次修訂已啟動,而本次修訂的理念核心即為放鬆管制,鼓勵創新。內容則包括多個方面,其中不乏當前市場的熱點,如“改革現行的IPO審核制度”“改革保薦制度”“建立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等。

  整體而言,A股市場誕生20餘年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對股市的錯誤定位使“重籌資,輕回報”的陰霾揮之不去;制度建設上的缺陷導致監管缺失或缺位;違規成本低的“劣根性”導致市場違規事件頻頻發生;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正是因為這些弊端,10年“零漲幅”的尷尬上演了,股民對於市場的信心嚴重不足,也使A股市場一直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嚴重阻礙著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就像一家企業的産品要不斷通過更新換代才能保持活力一樣,對於資本市場而言,同樣需要創新,以促進市場向前發展。因此,鼓勵創新作為修訂證券法的核心理念,無疑是抓住了矛盾的一個方面。但實事求是地講,此次《證券法》修改,像混業經營等可以放鬆管制,但在對違規行為懲處上,絕對不能“放鬆”,相反,還應該從重從嚴。

  長期以來,違規成本低一直廣遭市場的質疑與詬病。也因為如此,在巨大利益驅使下,市場中鋌而走險的違規者才會前仆後繼。事實上,監管部門對於違規者“隔靴搔癢”式的處罰,既達不到嚴懲違規者的目的,也達不到警示後來者的效果。而這些“害群之馬”不僅常常侵害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也損害著中國資本市場的整體利益。然而,囿于法律法規上的不健全不完善,違規者反而頻頻上演著“糧票換雞”的故事。

  綠大地欺詐造假上市案即是最典型的例子。掛牌前三年,綠大地公司連續虧損,根本不符合上市的條件,但綠大地公司卻硬是“創造”條件成功實現上市。綠大地造假上市案被中國證監會認定為“案情重大,性質極為惡劣”,但監管部門卻無法責令其退市。不僅如此,在綠大地案調查過程中,地方相關部門居然頻頻動用多種關係為之説情與進行保護,相關法院最初的判決亦被市場解讀為縱容造假上市,A股市場違規成本低由此可見一斑。

  對於違規者的懲處,境外成熟市場已樹立了很好的標桿。當年安然、世通等一系列財務造假案發生後,美國相關部門很快出臺了《薩班斯法案》。該法案範圍之廣泛、措施之嚴厲,對在美國上市的企業來説其實是一場殘酷的考驗,也為美國的證券市場開啟了一個新的局面。事實上,包括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在內,都感受到了這部法律的威懾力。

  《證券法》此次修訂,其實也為我們打造中國版的“薩班斯法案”提供了契機。當然,在對《證券法》進行“大修”的同時,《刑法》、《公司法》也需要進行配套的修改。

  

熱詞:

  • 證券法
  • 薩班斯法案
  • 上市公司
  • 大修
  • 嚴懲
  • 根本大法
  • 刑法
  • 公司法
  • 劣根性
  • 創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