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上海財稅部門新近發佈數據顯示,自今年1月1日起該市開展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工作以來,各項政策措施運行情況總體良好,一季度全市試點企業和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整體減輕稅負約20億元。
20億元減稅額相較全國同期2.59萬億元稅收收入,固然是九牛一毛,但其正向效應,卻有助於同時推進稅收公平與效率。
就公平而論,我國現行稅制中的增值稅與營業稅,不僅存在顯而易見的重復徵收,並且還導致整體稅負隨收入累退,而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後,即可以通過産業鏈上進項稅額抵扣,避免服務分包環節層層徵收營業稅。從上海試點情況來看,由於佔企業總數近七成的小規模納稅人由原來按5%稅率繳納營業稅,調整為目前按3%稅率繳納增值稅,因此,原本稅負相對較重的小微企業成為了這項改革最大的受益者。
另就效率而論,稅收的目的並不止于轉移支付,作為一國産業政策的重要抓手,它還兼有引導資本投向等基本職能,但我國現行稅制中的增值稅與營業稅,顯著矛盾于現代經濟分工不斷細化,以及服務業佔比不斷上升等內在要求。因此,通過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改革,可以化弊為利地促進産業分工與協作,加快推進經濟發展轉型升級。
成本低且收益大,事半功倍的“營改增”試點,充分表明中國稅改,乃至所有改革行至中流普遍性的困頓。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最大的障礙在於營業稅係為我國地稅第一大稅種,改為增值稅後總體稅收短期之內趨於下降,且按例只有1/4劃歸地方。因此,這一稅改即便是在中央讓利地方指向明確——“試點期間原歸屬試點地區的營業稅收入,改徵增值稅後收入仍歸屬試點地區”情況下,它的推廣仍然因為上海一地的特殊性而未必順利。
上海對“營改增”獨有的熱情主要源自兩點特殊性,其中之一是,上海係國家戰略明文要求“率先實現産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的示範地區。按照規劃,2015年,上海服務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要達65%左右。因此,為了扭轉近年來本地服務業發展後續乏力的不利局面,上海甘願在短期內年靜態減稅百億元以換取未來更多可預見稅收。
上海在“營改增”試點中的另一項特殊性或許不如前一項耀眼,但卻絲毫容不得小覷,那就是上海在全國省級區劃中獨具特色的國稅、地稅機構合署辦公。因此,綜合這兩點特殊性不難得出,行至存量改革階段,多大程度上觸動了既得利益群體以及該部分利益群體可能反彈的力度大小,已經明顯相關於某項改革的進展順利與否。而對於這一現象的充分認識以及恰當地破解,其實正是下一步改革如何進行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