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美對華清潔能源産品首個“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有了初裁。美國商務部17日初裁,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徵收31.14%至249.96%的高額反傾銷稅。這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産品被徵收懲罰性關稅最高的一次。
此項調查源於去年10月,當時美國光伏企業SolarWorld&&其他6家美國光伏企業,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訴,要求對中國光伏産品展開“雙反”調查,涉及75家中國企業。一個月後,美國商務部宣佈立案,此後14家中國企業組織了聯合應訴。
國內企業最低被徵稅31.14%
此次裁決,多家國內“領軍”企業被徵高額關稅,尚德電力稅率31.22%,天合光能稅率31.14%,英利等其他應訴企業稅率31.18%;未應訴企業徵收“反傾銷”稅率高達249.96%。英利綠色能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苗連生評價稱,這項關稅對整個太陽能産業來説是破壞性和摧毀性的。
今年3月20日,美國商務部就曾作出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徵收2.9%至4.73%的反補貼稅的初裁。不過此次的反傾銷制裁卻大大超過此前中國企業的預期,“從初裁的結果來看比想象中嚴重,徵這麼高的關稅與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和美國大選形勢有關。”昨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對記者表示。孟憲淦認為,結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政府政策。
國內在美上市企業股價重挫
中國商務部昨日對此表達強烈不滿,稱美方裁決有失公正。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聲明,美方反傾銷初裁不公正,損人不利己,對美自身産業發展不利。此外,中國英利、中國尚德、天合光能等太陽能企業昨日均刊發聲明,稱初裁“不公平不合理”。
受此影響,在美上市的多家中國企業股價大挫,尚德電力股價本週四收跌5.75%至2.13美元,英利綠色能源控股股價重挫13.04%。
目前,中國光伏産品産量全球第一,對美出口約佔20%,國內企業擔心佔80%左右出口的歐洲市場也同樣展開對中國光伏産品的“雙反”調查。
分析
與國外企業相比底子不足
遭遇“雙反”調查除了外部因素也與內功不足密切相關。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指出,目前國內太陽能行業面臨的兩個關鍵問題是産能過剩以及科技投入不足。去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産品産量40GW(吉瓦,1吉瓦=1000兆瓦),但全球需求僅為28GW。國內企業的産品在沒有關鍵技術支撐下,僅憑廉價勞動力和資源的競爭是無法持續下去的。
“目前太陽能産品的關鍵設備和技術都來自國外,與國外企業相比底子不足。”孟憲淦表示。
實際上太陽能行業面臨的問題正是中國製造業面臨的共同問題。昨日,在2012環首都綠色産業高端會議上,工信部産業政策司副司長辛仁周就直言,在新能源發展上不能一窩蜂,現在有18個省份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性産業,全國31個省份都提出把新能源材料作為支柱産業。
此外,辛仁周還指出,中國企業科技研發投入還十分不足,儘管現在歐美經濟不好,但其實國外大企業研發投入一直很高,“中國信息産業前100強的企業總計研發費用才僅有110億美元,微軟一家企業就80億美元。”(記者 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