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人民日報海外版:散戶股民為何總是很受傷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9日 09: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人民日報海外版5月9日發表記者周小苑的文章,題目為《散戶股民為何總是“很受傷”(市場觀察)》。文章指出,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5月7日在全國證券公司創新發展研討會上強調,決不能讓華爾街式的少數金融機構與社會大眾的分裂在我們這裡出現,把投資者當傻瓜來圈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文章指出去年八成新手告虧、散戶股民人均虧損4萬多元的現象,並分析了為何散戶股民總是很受傷的幾大原因。

  文章稱,股民人均虧損4萬多元。伴隨著A股市場的每一次大起大落,中國股民既分享了牛市的喜悅,又飽嘗了熊市的痛苦。尤其是在過去的2011年,滬深兩市雙雙以超過20%的跌幅領跌全球股市,市值縮水6萬億元,散戶更是損失慘重,5000萬股民人均虧損4萬多元,堪稱交了一筆昂貴的“學費”。

  文章稱,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上述哪種原因,相對於基金、券商等機構投資者來説,普通投資者始終處於弱勢地位,股市制度存在漏洞使得上市公司股票容易被上市公司自身、遊資及機構投資者所操縱,通過“炒小”、“炒新”、“炒惡”等手段,不斷吸引中小股民買入垃圾股,最終導致慘重的損失。

  文章稱,股民不可能都是投資專家。事實上,除了股市制度自身存在缺陷外,相比于成熟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佔大多數的投資者構成,中國股市普通股民佔據較大比例使得他們往往缺乏理性的投資理念,不注重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這也是造成普通股民損失的一個原因。

  正是由於普通股民大多不具備股票專業知識,很難辨別股市中的績優股和垃圾股,只看到別人賺了大錢就匆忙入市,缺乏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專業判斷,尤其熱衷風險較大的垃圾股,炒短線、頻繁換手的投資方法往往導致虧損。

  文章指出,制度設計需處處呵護股民。隨著管理層加快股市全面退市制度的推進,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進入倒計時階段,旨在保護投資者利益的股市改革思路越發清晰。

  (《證券時報》快訊中心)

熱詞:

  • 股民
  • 散戶
  • 退市制度
  • 垃圾股
  • 學費
  • 證券時報
  • 機構投資者
  • 上市公司
  • 滬深
  • 新股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