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私募發行亟需引入第三方評價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3日 0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日,2010年勇奪私募冠軍的南京投資界大佬常士杉遭遇不小尷尬。截至3月30日,他掌管的世通8期、9期的估值分別為60.15元和60.74元,觸發計劃的特別交易權,進而將被中信信託強制清倉。

  對於這樣一個結果,常士杉承認2011年做得比較差,並向投資者公開道歉。他表示,對行情的方向性判斷錯誤、重倉操作,導致兩個産品凈值跌破三成止損線。此外,重倉的中小市值股票遭遇系統性風險,以及高鐵板塊因“動車事故”遭遇“地雷”,致使業績承壓,作為客觀原因也被其提及。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2010年,常士杉就是憑藉重倉高鐵板塊一夜翻身,將世通1期凈值從0.6元一線帶至1.2元,奪得2010年私募冠軍。但2011年至今,大盤呈現的波浪式俯衝行情,明顯讓風格激進的常士杉很不適應。到2011年9月,上市9個多月的世通8期、9期凈值就已跌至0.7元附近,逼近止損線。而今年3月,隱忍已久的常士杉再度重倉出擊,不料趕上大盤“退潮”,兩隻産品陷入“絕境”。

  從“明星”變“流星”,一些私募大佬或許都經歷過這樣的過程——某個年度業績一枝獨秀,進而發行量暴增,資金規模迅速擴大,接下來業績大幅滑坡。筆者認為,與其感慨冠軍緣何難以常勝,不如認真反思單年度業績“造神”的後果,並尋求解決的方案。

  事實上,當年靠著小資金,押注一兩個股票或板塊,取得極佳戰績的私募悍將,他們的投資風格或保守,或進取,操作手法也比較確定,並在成名“戰役”中早已顯露。而一戰成名後,他們發行的産品風格仍舊單一,産品風格基本等於個人投資風格。因此,私募産品的銷售,與其説是向投資者賣産品,還不如説是賣“操盤手”。

  從世通1期的操作來看,常士杉擅長趨勢投資,重倉持股,風格激進,比較適合大牛市進行配置,但並不適合一個下行市場。然而,在世通1期大獲成功之後,銀行銷售人員不加選擇地把錢送給了他。顯然,這樣的做法既不專業也不負責任。並且,這樣的情況同樣發生在過往的私募“冠軍”們身上。也正是如此的不專業服務,讓廣大投資者損失慘重。

  筆者認為,眼下當務之急可能是,亟需在私募發行環節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對私募産品、基金經理,甚至是基金公司進行風格分類評級,以便讓銷售人員了解相關産品的收益與風險特徵,更讓投資者在具體選擇時指向清晰。

熱詞:

  • 常士杉
  • 冠軍
  • 私募發行
  • 市值股票
  • 世通
  • 2010年
  • 板塊
  • 操盤手
  • 流星
  • 地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