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通訊員王穎斐 記者沈軼倫
為期十天的佘山蘭筍文化節已結束十余天,然而記者日前採訪發現,一些遊客不顧植物生長時令,至今仍持續前往偷挖蘭筍,甚至成袋背去市場賣錢。
佘山又名“蘭筍山”,佘山蘭筍也被稱為“蘭花筍”,為本地特産。日前松江區在佘山森林公園舉辦“佘山蘭筍文化節”,通過提前電話預約,現場專人指導等方式,讓市民遊客體驗挖筍的野趣。然而,蘭筍節結束多日,記者仍然發現了不少擅自上山挖筍的遊客。
在地震博物館附近山坡上的大片竹林裏,記者看到,竹林地面留有不少坑洞,有的竹筍被挖走,有的被折斷,露出新鮮的筍肉,令人心疼。不少挖筍者現場將筍殼剝掉,原本清潔的道路上筍殼遍地都是。而在竹林兩邊“筍兒有生命,手下多留情”、“君莫伸折枝手,筍兒亦自有淚滴”等警示標語隨處可見,但顯然收效甚微。
一名20多歲的女遊客興衝衝表示,“公園不需門票,不挖白不挖。”另一名中年婦女,手裏拎著兩隻無紡布袋,從竹林深處走出,顯然已“滿載而歸”。公園管理者發現,小鏟子、小刀、竹片等都是挖筍者的常用工具。在蘭筍節期間,現場有專業人士指導遊客挖筍,挖掘方法、力度、選擇哪些挖都有講究,且挖掘過後會叮囑挖筍者用泥土把坑洞埋上,以免竹根暴露在外。而眼下來的挖筍者均 “隨心所欲”,工作人員表示,“很多正在生長的竹筍都被人盜挖了,只留下一個個土坑,已嚴重影響了景觀竹林的生長。”
為保護蘭筍資源,公園各個路口都有禁止遊客隨意挖筍的告示,園方也安排了人員輪流巡邏看護,但竹林面積大又十分茂密,可視距離較短,上山挖筍的人分佈各處,且他們一次性挖筍的數量並不大,少則幾根,多則裝兩三袋,一般很難被發現。“一旦發現都會勸阻的,可往往阻止了這邊,那邊又有人開始挖掘了。”工作人員呼籲,“野蠻挖掘將直接損害來年竹林長勢,還希望遊客文明遊園、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