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北京4月21日電(記者王立彬)在第43個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中國國土資源部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礦産資源是有限的,是寶貴的。我們不僅要重視“開源”,還要重視“節流”。同時要探索建立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資源管理模式。
徐紹史表示,中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快速推進,礦産資源重要性愈加凸顯,資源需求剛性上升,但同時資源供給剛性制約,許多礦産資源顯得不夠用了。
據對45種主要礦産可採儲量保證程度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有25種礦産出現不同程度的短缺,其中11種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礦産。未來10到2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産資源的剛性需求與供給剛性制約矛盾將愈益嚴峻。
徐紹史説,礦産資源緊缺,部分原因來自“開源”不足。人們清楚地看到,中國礦産資源消費快於生産、生産快於勘查。過去15年間,中國礦産資源消費保持兩位數增長,大宗礦産進口量大幅增加,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其中,石油、鐵礦石、精煉鋁、精煉銅、鉀鹽的對外依存度都超過了50%。
徐紹史強調,摸清我們自己礦産資源家底,立足國內實現找礦突破,是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中央高度重視地質找礦工作,再三強調立足國內增強資源保障能力。2011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為新時期地質找礦工作描繪了宏偉藍圖,也對開發礦産與保護環境提出了新挑戰。
他還表示,礦産資源是有限的,是寶貴的。我們不僅要重視“開源”,還要重視“節流”。新世紀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另一個特色,就是在開源同時,將礦産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作為一項重要任務,這既是由中國共伴生礦産多、低品位礦産多、難選冶礦産多的資源稟賦決定的,也是珍惜地球資源的必然要求。
提高礦産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一方面能夠讓一礦變多礦,小礦變大礦,貧礦變富礦,提高資源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變廢為寶,減少廢渣排放,建設“綠色礦山”,保護自然環境。此外,在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還要探索建立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資源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