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奢侈品電商謎團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0日 11: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瀋陽的一處奢侈品櫥窗。奢華品網購成為消費熱門話題 。圖/CFP

  繼團購網站之後,奢侈品網站也刮來一陣龍卷風,風力之大也足夠把一些電商直接卷出奢侈品領域。

  去年底開始,奢侈品網站不斷爆出“關閉門”:網易旗下的尚品下線,品聚網挂出“暫停相關業務”的公告,COACH天貓商城店也在維持了兩個月後關閉了。

  依然生存著的奢侈品電商也不好過,呼哈網爆出欠薪門,京東傳出被品牌商狀告“違法”。

  一直研究電商的派代網分析師李成東對《中國週刊》記者説,這一切都與一個詞有關——貨源,“貨源不好弄,當然經營出問題。”

  “不好弄”的原因是,奢侈品品牌商不願意授權給電商經營自己的品牌。在這種情況下,誰把奢侈品賣給國內的電商?奢侈品電商又怎麼保證有持續的貨源?

  買手疑雲

  對於奢侈品電商而言,和品牌商達成供貨協議,幾乎是不可能的。至少,目前為止,沒有一家電商獲得這樣的特權。

  奢侈品電商們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是,“誰去給我買來正品奢侈品?”

  “買手。”

  李成東説,買手在這個領域已經不是什麼秘密。所謂買手,就是負責到國外掃貨,再拿到國內賣。奢侈品電商們的産品中三到四成是通過買手海外代購實現的。

  買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公司。國內的奢侈品網站從一成立,就依靠買手撐著。如今,這個買手的網絡也已經成了一條不可小覷的財富鏈。

  香港人王紀文原來是一家化粧品公司的部門負責人。工作最大的特點是出國多。2009年,他接到獵頭的電話,希望他為一家奢侈品電商做買手。

  招聘王紀文的這家奢侈品網店把招納買手當成一項工程。“買手制”也成了公司重要核心戰略。網站創辦之初,他們在全球十多個國家和城市設立了時尚買手辦公室。幾乎把所有的錢和精力都砸在了建立供應鏈上。

  像王紀文一樣的買手,這家網站在成立之初就招納了二十多個,分佈在紐約、倫敦、香港等地。

  “這個活不累。”李成東説,“沒什麼技術含量。”但是,對於奢侈品網站而言,買手的作用決定了網站的人氣。

  與招納王紀文相比,更實惠的是招納兼職留學生。李成東説,這一點也早已經成了行業內最受歡迎的代購方式。“聘用留學生做買手費用低,他們回趟國帶回來幾十個包包很正常。人多,貨就多,貨多了,網站才能開下去。”

  由於中國的關稅高,同樣的海外奢侈品到國內市場後,價格提升三四成非常正常。即便只是正常的出國旅行,人們也習慣於大包小包地往家扛,這是關稅價差帶來的自然消費衝動。

  這個價差,恰好為電商提供了利潤空間。他們組織買手在國外掃貨,拿的一般是當地的市場價,這樣就可以賺取兩個市場中間的差價。

  這是一種“螞蟻搬家”式的購貨方式。這個方式靈活,但也有局限性。單個人做買手去海外掃貨,數量有限。拿貨價一般是零售價的7折以上,這個價格在網絡上銷售顯然不具備優勢。

  現在的奢侈品網站也流行一種“大宗採購”。

  從事奢侈品生意多年的王宸明白這個詞的意思。“國外有很多買手公司,特別是在歐洲居多,有自己的百貨店,自己賣的同時也把一些貨賣到國內。國內一些小店所謂的代購零售和國內的電商企業,也都會從他們那裏拿貨。”

  因為他們並不是品牌商授權的代理商,所以這些買手公司獲得貨源的方式也主要是掃貨。

  “尾貨居多,但是這些産品到了國內還是很受歡迎的。”王宸説,由於和當地廠商打了長久的交道,處理尾貨時,廠商也會給這些買手公司打個折。在奢侈品牌聚集的國家,這些買手公司發展很旺盛,有的公司的年歲幾乎和奢侈品廠商一樣老。

  2008年經濟危機,國外消費水平下降,奢侈品廠商囤積了大量尾貨,買手公司充當了很好的“仲介”。他們把大量産品賣到中國,這下高興了廠商,還讓中國消費者得到了實惠。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奢侈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婷,把買手代購的方式統一概括為“灰色通道”。她説,灰色通道裏除了買手代購的方式之外,從經銷商手裏拿貨也是其中一種方式,而且數量很大。兩種“灰色通道”幾乎佔到了奢侈品電商的全部供貨渠道。

  經銷商的心思

  “灰色通道”裏的經銷商是很愛奢侈品電商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經銷商都喜歡他們。國內經銷商對奢侈品電商的心態,可以用“又愛又恨”來形容。

  一位從事化粧品的電商對《中國週刊》記者説,品牌商給一級經銷商的拿貨價一般是零售價的5到6折,或者更低。在實體店的經營中,除去人工、場地等成本費用,一般情況下,經銷商能賺到2到5個點。如果和電商合作,經銷商就不用支付經營成本,儘管銷售價格低,但是一樣可以賺到同樣的點,而且還不費力。

  然而,這還不是經銷商最看重的。這位電商繼續給記者解釋,“經銷商會囤積一些去年的或者上一批貨的尾貨,高價格的尾貨放在實體店裏並不好賣,如果放給電商去賣,自己反而還能拿到一些利潤。何樂不為?”

  李成東也算了這樣一筆賬,同樣的一批奢侈品尾貨,放在實體店裏,面對的是相對固定的客戶群,購買意願選擇範圍小。但是如果放在網上就可擴大自己的業績。如果業績好,經銷商還有可能從品牌商手裏獲得一些返利。這是雙利。

  但是,即便是經銷商和電商雙方願意,這種行為仍然不被認為“陽光”。因為,這種行為是“不經授權的”,也只能算作“灰色通道”。

  王宸説,奢侈品廠商為了平衡經銷商之間的利益,給經銷商的産品有嚴格的限制,如價格、區域等。如果産品放在網上賣,就等於突破了區域限制。這勢必會引起其他區域經銷商的投訴。

  “所以,經銷商願意把自己的貨拿給電商,但是對於單純經營實體店的經銷商而言,這種行為就是來爭奪利益的。”王宸説,這中間是個複雜的利益關係。

  即便不被授權,為了解決貨源問題,電商們也願意拿出百倍的精力溝通經銷商。所以,經銷商這條“灰色通道”最終成為奢侈品電商的主要進貨渠道。

  李成東分析,“品牌商不是不知道,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一部分經銷商和電商解決了很多尾貨的問題。”

  王宸也相信,對於這種情況,奢侈品廠家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只不過他們不願意公開承認而已。

  但是,當電商需要的奢侈品數量越來越多,賣出價格越來越低時,這條“灰色通道”最終還是會激怒品牌商。

  品牌商打哈哈

  較早出來發聲的是天梭手錶。

  2011年父親節當天,噹噹網以7.5折銷售天梭表引起天梭中國公司不滿,後者隨即發表封殺聲明。

  2012年3月初,施華洛世奇(上海)貿易有限公司稱,對於網上一切侵權或非法銷售施華洛世奇産品的行為,會考慮採取相應的法律行動。網上銷售施華洛世奇産品最多的京東商城成為被打的“出頭鳥”。

  緊接著,路易威登、阿瑪尼、Gucci、Prada等多家奢侈品均發表了類似聲明。

  李成東説,“品牌商絕對不是單單指向奢侈品電商,電商也只是個墊背的。品牌商的矛頭指向的是那些把産品放在電商手裏賣的經銷商。”李成東有個觀點,“品牌商也是在打哈哈。他們出來反對,可能也不會有什麼實質的結果,畢竟這裡邊他們是有利益的。”

  如果真要説擔心,品牌商更擔心的是,上貨困難的電商在購買量的壓力下會摻雜A貨在網上銷售,因此會直接損害其品牌形象。

  但品牌商的高調發聲,對於風頭正興的奢侈品網站而言,無疑是當頭一棒。

  從2009年開始,奢侈品網站就成為資本看好的地方。兩年之內,尚品網、唯品會、走秀網、優眾網、第五大道紛紛上線並得到了千萬級美元的風投資金。

  現在,貨源問題使奢侈品電商陷入兩難境地。

  放棄奢侈品將是一個殘忍的決定。這是一個充滿誘惑的市場。中國已迅速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大國,儘管背後折射出諸多畸形的社會因素,引發公眾諸多爭論,但作為商品本身,熱賣是任何廠商都樂見的結果。2011年,中國的奢侈品銷售就比上一年增長了30%,增幅雄踞全球首位。拿最近媒體報道的一個例子看,2012年3月,光是北京的奢侈品銷量就比平時翻了一倍,28萬元一個的愛馬仕腰帶扣也能賣到精光。

  面對這樣的市場背景,包羅萬象的電商能無動於衷嗎?但貨源,成了電商的“殺手”,在實體店都可能斷貨的市場需求下,奢侈品電商就更難拿貨了。

  外界已經看到,一直宣傳自己是專業奢侈品電商的走秀網,開始向當初的路線低頭。CEO紀文泓對外非常肯定地説,“獨立的奢侈品電商絕對是個錯誤!”

  在國外,最著名的奢侈品網站Gilt也開始另謀生路,開闢了設計師訂制路線,以緩解對奢侈品的過於依賴。

  看來,被稱作“萬能”的電商,也不是無所不能。至少在奢侈品貨源問題上,目前還沒有找到更好的辦法。

  (文中王宸、王紀文為化名)

熱詞:

  • 電商
  • Gilt
  • 時尚買手
  • 奢侈品品牌
  • 奢侈品消費
  • 品牌商
  • 灰色通道
  • 尾貨
  • 仲介
  • 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