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廉價農産品的時代將漸行漸遠。農業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張紅宇在日前舉行的2012年中國農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研討會上表示,高成本、高價格、高補貼的時代現在已經到來。業內人士擔憂,在整體物價處於溫和通脹的年代,農産品進入“三高”時代意味著未來通脹壓力走高,且高補貼又可能帶來外貿方面的摩擦,未來中國農業有可能會因“三高”而內外受困。
據張紅宇介紹,目前我國人口紅利、資源紅利都在逐步削減,今年包括生産要素的成本也在上升,短期內這個趨勢還是不可改變的。最近一個時期,由於中東局勢導致我們的石油價格高攀,仍然在100到120美元一桶,預示著糧食價格還有上漲的勢頭。更為關鍵的是,由於人們收入水平的攀升,食物結構升級帶來的需求變動遠遠超過了供給的變動,以至於農産品價格一直是居高不下的,高成本、高價格、高補貼的時代現在已經到來。
事實上,近年來,汽油、化肥、人工等不斷上漲的情況下,農産品成本確實一直高居不下。成本的上漲無疑直接反映在農産品價格上,中國社科院數據顯示,2011年農産品生産價格上漲16.5%,比2010年高出近6個百分點,漲幅明顯擴大。其中種植業産品生産價值上漲7.8%,糧食上漲9%,油料上漲12.1%,糖料上漲12.5%,林業産品生産價值上漲14.5%,畜牧業産品生産價格上漲26.2%。
儘管農産品價格上漲以及由此引發的食品價格上漲推高了物價水平,但農業生産者並沒有獲得更多收益。農産品價格與農業生産資料價格和農業生産要素價格以及農民生活消費價格形成輪番漲價的循環仍然沒有被打破。
此外,更讓業內擔憂的事,隨著高補貼時代的到來,補貼所引發的農産品貿易糾紛也成為業內人士擔憂之一。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農産品“三高”一方面會使農産品價格過高而失去國際競爭力,國際上的大量廉價農産品會進來,佔領國內農産品市場;另一方面,高補貼會引發貿易糾紛,中國是WTO成員國,WTO對農産品補貼有一定限度規定,如果超過這個額度,將面臨貿易制裁。
“農民沒有從農産品高價格中受益,因為中間環節拿走了很大部分利潤,加上國內還以小規模種植為主,成本較高,收益相對就較少。”李國祥指出,要破解農産品“三高”困境,就要推行大規模種植,大規模種植可以減少成本上漲帶來的衝擊,成本下來了,價格也就相應降低了,成本、價格下來了也就不需要那麼多補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