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從1988年我國首次發行百元人民幣至今,“百元大鈔”始終是市場流通中面額最大的貨幣。不過曾經的“大鈔”,如今多少有些名不副實了,在許多人看來,今天花掉一張“百元大鈔”不過在須臾之間。它可以是一桶5升的花生油,或者是超市裏一件T恤;它可以是一張福廈動車軟座車票,或者是兩張普通電影票——— 3D的還不能看。
本期有幾位讀者嚮導報記者講述了他們與“百元大鈔”的十年往事。
吃:100元不好意思請客
“現在到中等一點的飯店吃飯,兩個人100元,如果小心點菜大概剛好夠。不過如果是請客,就比較寒磣了。”家住金山小區的陳女士回憶起10年前還是大學生的自己,拿着100元能在學校裏吃上半個月,出外聚餐的話,100元夠吃三份牛排套餐還能剩下13元。
行:車子少跑200公里
莊先生的第一輛車是2000年買的銀灰色1.6L捷達。“那時候93號汽油一公升3塊多,100塊能加差不多30升,從廈門開到福州還用不完。”莊先生説,現在一公升汽油要6.46元,100元只能加15升左右,差不多就是到漳州開個來回的距離,比以前要少跑近200公里路。
住:不夠交半月物業費
家住體育路的李先生告訴記者,2000年時他住在湖裏步行街那一帶,90平方米的房子一個月物業費在80元左右。2008年全家搬到體育路附近的新房,現在物業費一個月要2元/平方米,130平方米的房子就要260元,100元還不夠交半個月物業費。
穿:僅能買三雙襪子
前幾天商場打折,高小姐逛到最後還剩100元的返券沒花完,可她又不想加現金用,於是逐個詢問有沒有100元能買到的東西,可招來的大都是售貨員鄙夷的眼神:“除了襪子,估計買不到別的。”最後選來選去,她也只好買了三雙襪子。
就算在街邊小店,現在100元在也難買到稍好的衣服了。“10年前,100元能在小店淘件不錯的衣服,現在,小店裏幾乎是件衣服售價都超100元。”高小姐説,如今的100元錢,只能在小店裏買件款式單一、質地一般的襯衫或內衣。
如今100元“值錢”幾許?
一家股份制銀行的理財師表示,100元的購買力明顯下降,如果跟10年前相對比,購買日常消費品,現在的100元,只相當於10年前的50元左右。
不過,如果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計算通貨膨脹導致傾向購買力縮水的幅度分別是:
過去10年(2000年-2009年)累計縮水17%,10年貶值超過1/6,現在的100元購買力才相當於10年前的83元。
過去20年(1990年-2009年)累計縮水65%,20年貶值超過2/3,現在的100元錢購買力只約相當於20年前的35元。
過去33年(1978年-2009年)累計縮水85%,33年貶值超過約5/6,現在的100元購買力只相當於30年前的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