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黃金加工行業潛規則:銥代替黃金5克可獲利千元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7日 15: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廣網濟南4月17日消息(山東臺記者翁平亞)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隨著黃金製作工藝和提純工藝的漸漸完善,黃金的回收和加工市場也漸漸火爆起來,不過記者在山東通過暗訪調查發現,這黃金加工現在火得有點變味。

  在濟南郊區的一家金飾加工店裏,一位顧客提出了一個特別的要求,把20克黃金加工成25克黃金。讓人奇怪的是,這位加工點老闆回答説一點都不難。

  老闆:那個做的話沒問題,就是加工費要很貴。

  一件金飾黃金含量不變,重量卻可以隨意增加5克。在連續調查了幾家黃金回收加工的小作坊後記者發現,這並不是剛才那位老闆的獨門絕技。

  老闆:把裏面加上料,咱這有料。以前的鉑金不能用了,鉑金太貴了,現在都用銥代替了。

  原來秘密就在於加工的時候摻進去一種金屬“銥”,因為它不僅和金的元素屬性比較相像,而且加工便宜,一克銥的售價只有幾十元。如果加工者在20克的金飾中加入了5克銥的話,就可以額外獲利一千元。

  然而記者發現,這並不是小作坊的無良行為,而是黃金行業的通用潛規則。記者以進貨商的身份,在濰坊市昌樂縣見到了一家大型的黃金加工廠負責人。

  負責人:這裡面就是有很多的貓膩,你像鄭州,徐州那兩個大廠,五六百人的大廠一年摻一噸銥,做了兩年就趴了?那樣都不行。

  在金飾裏摻入別的金屬是一個由來已久的業內秘密,所以市場上成品金的質量也變得良莠不齊。他們在回收舊黃金的時候就常遇到這種摻假的黃金。

  負責人:收回來那種別人戴過的金飾,裏面就摻上了,我們一化裏面就摻著銥。他摻得多,幾公斤得摻了有二十多克吧。

  這位老闆説,以前黑金大多是加工者剋扣原料後再用其他金屬代替,坑騙供貨者。現在都是加工者和供貨者一起狼狽為奸,明目張膽的在摻假。隨後記者隨機走進了濰坊昌邑街邊的一家門頭較大的門店,店主開門見山的説用銥作料,怎麼摻都沒問題。

  記者:這個K金能做到多少?

  店主:你願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

  記者:做成9K的能行嗎?

  店主:能行!你想做多少K的都能做,直接上面印記打上千足金。

  這位店主説不光是足金摻假,含量不足24K的金飾摻假情況更是普遍。

  記者:一般這個18K的是多少?

  店主:一般是14K。

  不光如此,這位老闆還推薦給我們另一種來錢快的法兒,摻假還得費手工,不如乾脆賣假貨。

  店主:就是鈀金當K金賣,看又看不出來 。

  説罷這位老闆就拿出兩枚戒指給我們展示起來,用肉眼還真沒看出哪兒不一樣來。

  店主:這個是鈀金。這個是18K金,成本差多少?

  記者:價錢是差不少,這個鈀金含金量是多少,含金量很少。

  不光是肉眼看不出來,就拿一些專業儀器來檢測也難以分辨。

  國家註冊珠寶質檢師那寶成:黃金市場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飾品的成色。最為嚴重的是,用其他金屬代替,或者部分摻入貴金屬當中,如鉑摻銥或者金摻銥。主要原因是這個銥的光譜峰位,與金和鉑的距離很近,X熒光光譜儀很難分辨。但價格相差很大,存在很多利潤空間,用來欺詐消費者,廣大消費者最好到正規商場或者專賣店購買,最好購買配有有資質的,經過認證的權威機構出具的合格標簽的飾品。

  目前,我國對商家出售貴金屬首飾,沒有檢測的硬性規定,貴金屬首飾品的成分、質量,主要靠品牌廠商自檢,或者商家自主、自願地部分送檢,國家監管部門則是定期抽查。

  一件金首飾裏面,到底含有多少黃金,基本上就靠廠商的自律。但是,僅靠道德是無法保持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的,在黃金加工這個領域,還需要儘快出臺更加明確的監管措施,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讓大家的消費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熱詞:

  • 黃金回收
  • X熒光
  • 元素屬性
  • 獲利
  • 峰位
  • 加工行業
  • 鈀金
  • 潛規則
  • 新聞縱橫
  • 足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