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雲南鎮雄40天4起營養餐事件成迷 教育部門稱監管難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6日 07: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早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4月12日,頂拉小學一年級學生顧冬燕仍未脫離生命危險。

頂拉小學教學樓由山中取來的石頭堆砌而成。

4月12日,頂拉小學食堂內的蔬菜。

  鎮雄縣營養餐疑似中毒事件:官方調查結束,原因依然是謎

  雲南鎮雄40天發生4起營養餐事件 教育部門解釋稱企業供餐監管困難 - 專家建議衛 生部制定營養餐食物標準

  迄今為止,頂拉小學的孩子們為何會集體發生肚子疼、發熱的症狀,政府一直未給出明確説法,到底是豌豆這一原材料出現了問題,還是在烹飪期間出了問題?是孩子們不適應吃豌豆還是食物儲藏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各調查機構均未給出明確的答覆,只是停掉企業供餐。

  4月12日18時45分,雲南鎮雄縣人民醫院5樓住院樓內二科監護室,醫生吳道忠把正在睡夢中的顧冬燕(化名)搖醒,拿著醫用手電筒想看看小冬燕的瞳孔,8歲的小冬燕極為排斥,一直試圖推開醫生的手,小臉蛋漲得通紅,家裏人説這種紅跟平時不一樣,可能是發燒給燒的。

  顧冬燕是頂拉小學一年級的學生,4月9日中午在學校吃營養午餐後出現嘔吐、發熱等症狀,夜裏被送到了醫院,一直處於高燒不退昏睡的症狀,是雲南昭通市鎮雄縣塘房鎮頂拉小學“學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中情況最嚴重的一個。當天經該院臨床檢查,體溫高於37.5℃有39人,最高體溫38.4℃。昨天,冬燕體溫已經降到了37.1℃,能吃一些東西了,但仍需在醫院觀察。

  是什麼讓冬燕遭遇了這場劫難?面對早報記者的問題,醫生三緘其口,而13日就宣佈結束調查的鎮雄縣政府,在其發佈的結論中,亦未給出原因,只是強調與食物無關。

  貴州、雲南等地近來相繼出現了“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讓不少家長對這頓國家提供的午餐既愛又恨,更讓執行這一政策的地方官員頭疼不已,頻頻發生的營養餐事件到底在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事發

  學生稱午餐有餿味

  4月12日下午,塘房鎮頂拉小學三年級學生秦艷艷(化名),手裏拿著化驗單在鎮雄縣人民醫院的化驗科等著拿給醫生看。今年9歲的她看起來只有五六歲,小小的個子,又黑又瘦,這是她在醫院挂水的第四天,她的左右兩隻手上都留下了5、6個針眼。和她在一起等醫生的還有同歲的兩個女同學。

  據秦艷艷回憶,9日11時30分許,學校發了午餐:豌豆、豬肉、小瓜,她聞了覺得有一股餿味跟臭味,吃了幾口就沒再吃, 半個多小時後她就覺得肚子不舒服,頭昏發熱,被送到了醫院。

  秦艷艷住的是消化內科,從檢驗報告看,醫院對她的上腹部、膀胱、心臟等進行了檢查,所有指標都正常。

  “我們班上有52個同學,當天和我一起來的有34人,他們都感到不舒服。”秦艷艷説,自己從來沒有到過醫院來,現在班上的同學差不多都已經回去了,還剩下幾個。

  秦艷艷的媽媽趙祖秀告訴早報記者,以前孩子在家裏吃飯的時候,吃得就不多,但也沒遇到過這種事情,自從今年開學,學校有了營養午餐以後,孩子中午就在學校用餐,事後校長對家長説,那天孩子吃的豌豆是在水裏浸泡過的,撈上來的時候是爛的,不過她埋怨學校不讓家長去食堂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根據鎮雄縣統計,4月9日13時左右,頂拉小學部分學生食用營養午餐後出現腹瀉、腹痛、發高燒等症狀。

  治療

  39人發燒 最高38.4℃

  “今天好多了,體溫一直在往下降,但不知道是不是脫離了危險期。”顧冬燕的媽媽昨天告訴早報記者,從住院以來,護士日夜陪在孩子身邊,聽醫生説情況挺嚴重的,“以後再也不會讓她在學校吃任何東西了,發什麼也不能吃,太嚇人了。”

  據顧冬燕的媽媽説,冬燕自出生以來身體一直很好,有時候天氣突然降溫,她也只穿一件衣服,“很少見孩子生病,這一次是她出生以來住過最長時間的醫院。”

  事發學校為頂拉小學(含該校管轄的頂拉村貓貓爪樹小學和椅子山小學兩個校點,即“一校三點”),屬塘房鎮中心學校管轄,共有24個班級1061名學生。其中,頂拉小學有學生665人、貓貓爪樹小學有學生206人、椅子山小學有學生190人。

  “三個校點只有頂拉小學有食堂,該食堂將統一製作的飯菜用保溫箱分發運輸到貓貓爪樹小學和椅子山小學供學生食用,頂拉小學距離貓貓爪樹和椅子山小學分別是公里與3公里。”據頂拉小學校長吳道順介紹,當天貓貓爪樹小學有8名學生出現了身體不適的狀況,其餘均為頂拉小學的學生,而椅子山小學學生無一人出現不適。

  當天,鎮雄縣疾控中心也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初始調查學生291名,大部分訴有頭昏、頭痛、噁心、腹痛等症狀。其中,單純腹瀉(黃色稀便)病例10例、單純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病例34例、同時伴有嘔吐和腹瀉病例共16例。經臨床檢查,體溫大於37.5℃有39人,最高體溫38.4℃。除上述症狀外,被調查學生無其他不適,無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之後,該中心繼續對入院留觀學生進行跟蹤流行病學調查,截至4月12日中午12時,累計留觀人數368人、出院342人,留院觀察人數26人。

  據當地醫療部門透露,檢查及治療這批孩子的費用大約十幾萬元,到底是由政府出還是供餐企業出他們也不清楚。

  調查

  官方稱與食物無關

  當地政府14日公示的調查結果稱,當天學生食用食物為三菜一飯,其的原料為大米、碗豆、小瓜、葵瓜、豬肉,該原料除了豬肉在本地購買外,其餘原材料均由2天前從貴陽運至校食堂內;食用調料為油、鹽、味精、醬、醋。碗豆于4月8日下午用溫水泡至4月9日上午,然後用高壓力鍋煮熟再放入肉混合煮沸;小瓜和葵瓜是清洗(浸泡)後分開炒,先炒葵瓜再炒小瓜;米飯用蒸汽櫃蒸熟。

  該記錄與學生描述的食物基本吻合,其製作方式與頂拉小學食堂工作人員沙祥仙對早報記者所説的也一致:“豌豆是兩天前運過來的,與我們平時吃的新鮮豌豆不太一樣,有點幹,我們就先用水泡,再淘一遍,最後煮,做法與我們平時在家裏做得不一樣,我們可能會炒著吃。”不過沙祥仙表示,當天做完後她本人也嘗了嘗,確實有點硬,“當時我心裏還嘀咕了一下,這豆子孩子吃了會不會不消化。”

  “我們每一餐都會留樣,如果孩子沒問題,2天后食物會被銷毀。”吳道順告訴早報記者,9日19時05分,他們就將學校採樣的當天“營養午餐配餐全套”一盒(750g)送至了鎮雄縣疾控中心,委託衛生檢驗中心對該樣品進行亞硝酸鹽、細菌總數、大腸菌群、沙門氏菌、志賀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按照《食品衛生檢驗方法、理化部分》(一)GB/T5009.33-2003,《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GB/T4789-2003及GB4789-2010檢測。

  該檢測結果于5天后公示:亞硝酸鹽小于1mg/kg、細菌總數58CFU/g、大腸菌群2MPN/g,致病菌中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未檢出。經雲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檢驗中心李曉琍主任審核、綜合分析後予以確認該檢驗結果。就食物而言,該政府調查最終結論指出,參照相關標準細菌總數未超標。

  昨天,早報記者在塘房鎮中心學校及頂拉小學的食堂內看到,堆積如山的蓮花白、土豆、胡蘿蔔等用麻袋成批裝著。塘房鎮中心學校的倉庫管理員胡桐辛告訴早報記者,這批食品都是在出事的前幾天購買來的,現在政府叫停了全鎮營養餐的供應,要全面整頓,這批食物“怕是要扔掉了”。

  處理

  原因仍然是謎

  4月14日,鎮雄縣政府公示了本次事件的調查結果:“4月9日當天從貴陽購置的原材料均無購貨驗收記錄。其中,大米無合格證、無生産日期。頂拉小學食堂和運營商均無《餐飲服務許可證》或《食品衛生許可證》。學校和運營商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設施設備配置不足,食品安全責任不清。運營商對學校食堂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相關産品未建立索證索票制度,無購進驗收記錄。” 這9個方面的“無”,可以看出,營養餐供應全程不明不白,凸顯監管缺失。

  而事件的處理,除了塘房鎮中心校校長郎為鄴、塘房頂拉小學校長吳道順被行政撤職,縣教育局分管副局長申慶志、塘房鎮分管副鎮長汪武文則被誡免談話等處分之外,後勤中心被要求停止塘房鎮轄區學校食堂供餐,沒收其用於頂拉小學食堂經營的設施設備蒸櫃1台、冰櫃1個、冰箱1台,處以貨值金額5至10倍的罰款。

  不過,迄今為止,頂拉小學的孩子們為何會集體發生肚子疼、發熱的症狀,政府一直未給出明確説法,到底是豌豆這一原材料出現了問題,還是在烹飪期間出了問題?是孩子們不適應吃豌豆還是食物儲藏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各調查機構均未給出明確的答覆,只是停掉企業供餐。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陳春明則表示,當地的營養餐實施才40天,就暴露出這麼多問題,此前在貴州是吃成品,86個孩子出現了“疑似中毒事件”,調查結果還沒正式出來,當地部門表示是心因性反應。這次孩子們吃的是由食堂自己做的食物,但很多孩子出現了發熱的症狀,這不是靠心理暗示或者相互影響産生的,應該引起國家的重視,教育部應該與衛生部共同關注此事,由衛生部制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餐食物的標準。

  “此前孩子是吃成品出的事,現在又是承包給私營老闆。”一位兒童營養專家表示,國家花了3元錢,本來想讓孩子別餓著,結果還得花更多的錢讓他們去醫院。

  顧冬燕的媽媽告訴早報記者,孩子平時在家裏主要吃紅豆燒酸菜、洋芋、大白菜、豆腐等。秦艷艷的媽媽則表示,孩子在家裏一頓也就3元錢,很少吃肉;頂拉小學五年級的鄧茂春説,學校的菜每天的花樣確實不一樣,有時候有雞肉、蓮花白、火腿腸,每天的基本都保證兩個菜和米飯。

  但出了事以後,家長們紛紛表示,就算學校的飯菜再好,花樣再多,也不敢讓孩子們在學校吃了,“事實上根本就吃不飽,不如中午回家吃。”鄧茂春的母親宋平告訴早報記者,孩子離家不遠,走5分鐘的路就到了。

  昨天,在頂拉小學食堂的墻上挂著的黑板上,寫著該校學生的人數及菜譜,但4月9日的菜譜已經被抹去,當天採購豌豆的數量、貨源均未寫明。此次疑似中毒事件就如一個謎般尚未解開。

  監管調查

  鎮雄縣教育部門回應40天發生4起營養餐“疑似中毒”事件

  “監管企業供餐相當困難”

  早報記者了解到,鎮雄縣在4月9日塘房鎮的這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之前,芒部鎮、坡頭鎮、木卓鄉三地在該縣3月1日啟動營養餐後,也曾發生過“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鎮雄縣教育局分管副局長申慶志對此顯得極為委屈,他表示,在營養餐實行前期,教育局做了大量工作。

  就在半個月前,貴陽織金八步鎮中心小學也發生了營養餐“疑似中毒”事件,但這次雲南塘房鎮頂拉小學與該事件不同的是,這次並非是企業提供的麵包牛奶類定性食品惹的禍,而是由學校承包給企業進行獨立採購與製作的飯菜。

  申慶志對早報記者表示,該縣採取4種供餐模式,第一種是學校食堂供餐。鎮雄有729所學校,只有36所學校有食堂,這36所學校全面實施了食堂供餐,另外還有20多所學校搭建了簡易食堂。第二種供餐方式,是大校帶小校的供餐模式,一些學校比較大,食堂也比較規範,一些距離不遠的學校,大學校的食堂就做好餐,供給小校。第三種就是企業供餐,縣教育局盡最大努力,在學校周邊找條件好的企業來供餐。第四種是家庭托餐,有些學校只有十幾個學生,距離中心校20-30公里,送餐成本太大,對這種邊緣、分散的學校,就實施家庭供餐,就在學校附近找一戶道德品質高、責任心強、勤勞的老百姓,為學生供餐。

  營養餐計劃在鎮雄有早餐和午餐兩種形式,申慶志向早報記者介紹,營養早餐主要是以供應牛奶和雞蛋的方式,根據每所學校的實際情況,每週供應一次左右,平時再配上其他的食品,如包子、饅頭、米線、麵條等。而營養午餐最根本的條件,是要有食堂。不具備食堂的學校,就實施營養早餐。

  申慶志表示,後來牛奶和雞蛋暫停供應,就是教育部門在工作當中摸索總結出來的:很多學生是邊遠山區學生,根本就沒有喝過牛奶,而由政府採購來的恰恰是純牛奶,“當初我們也是一個美好的心願,覺得純牛奶的營養價值要高一些,我們也分析過,會有一些孩子不習慣,但他們會逐步習慣。但實施下來之後,有了問題,身體的機能決定了它適應哪種食品,突然換一種食品,腸胃就會有不良反應。”

  他説,坡頭學校的事,就是學生吃了食物“不適應”,一些家長就“慫恿”學生檢查,結果一個姓郭的女孩子檢查出了先天性心臟病,還有一名學生檢查出肺部陰影,已經送到昆明醫治,另有兩名學生心肌炎,“縣政府沒辦法,該承擔還得要承擔。”該縣教育局營養改善計劃辦公室主任李燦告訴早報記者,芒部鎮的孩子也是吃了“不太適應”,當天早餐吃的是牛奶和白煮蛋,都是前一天準備好或煮好,第二天一早送到學校,孩子們拿到手時都是涼的。鎮雄縣委宣傳部部長龔登會則稱,木卓事件為兩學生食用蛋黃派後到學校操場飲用生水引發拉肚子,從而引起59名學生恐慌而“身體不適”。

  “關於食堂建設的成本,以頂拉小學為例,單單土建,就需要七八萬元,設施設備這塊,包括絞肉機等等,如果要全面保障,預計15萬元-18萬元。按照國家的標準,一個從業人員,只能負責50名學生的營養餐,頂拉小學就需要6人。”申慶志指出,頂拉小學的氣候環境和交通,在全縣700余所學校中,還算好的。當地有一些村一級的校點,下車後還要走20多公里,氣候差的鄉鎮就更多了,比如花山鄉、杉樹鄉、以古鎮等。

  頂拉小學的供餐模式是企業供,由企業投資來修建食堂,配備冰箱等設備,但教育主管部門對企業供餐的監管,實際操作相當困難。申慶志表示,作為教育部門,其系統缺乏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同時校點太多,點多面大,跑不過來。“鎮雄縣的食品藥品監督局才十幾個人,而有些鄉鎮有20多個校點,全局的人到這裡,需要3天,才能將所有的校點跑夠。”

  供應鏈調查

  供應商:“賺菜的差價”

  “在我們這裡,一碗米線,最便宜的也要8元錢,3元錢能買什麼?”實行營養餐以後,當地的校長、縣教育局領導都表示對此壓力較大。

  頂拉小學距塘房鎮上大約5公里,沿路崎嶇蜿蜒。學校位於頂拉村衛生院與村總支委員會兩幢樓的後方,共有一幢教學樓與一幢辦公樓。教學樓由山中取來的石頭堆砌而成,顯得陳舊。廚房就位於教學樓的入口處,一個約80平方米的平房,墻上貼著:大米區、幹貨區、工作間、樣品櫃、蒸汽消毒櫃、洗菜池、清洗池、脫皮機、切菜機、攪肉機等字樣,而相對應都擺滿了實物。

  校長吳道順告訴早報記者,頂拉小學的食堂由塘房鎮中心學校承包給貴州省沿河縣榮盛餐飲設備後勤投資管理中心(下稱後勤中心)試運營,該食堂由後勤中心自行出資建設,餐具及送餐的運輸工具均由中心負責人肖鵬自行出資購買。而食堂約14名從業人員由學校在全村招聘,月工資為800元每人,這筆錢由學校支付。

  食堂衛生條件高於農戶

  “這裡的食堂設備比我們家裏的好,環境也很乾淨,分類很細緻,如果不出孩子鬧病的事,我們還是希望學校能繼續為孩子供餐的。”頂拉小學五年級學生顏豪(化名)的媽媽告訴早報記者,顏豪每天從家到學校大約要步行一個多小時,今年3月份開學後,聽説學校有午餐吃,就不再讓孩子帶飯到學校,給家裏減輕了不少負擔,但出事後,學校停止供應營養餐,她必須每天讓孩子帶著飯菜到學校去。早報記者在走訪塘房鎮幾家村民後也發現,與當地的農村生活條件相比,頂拉小學廚房設備更先進,衛生條件也更好。

  塘房鎮中心學校食堂倉庫保管員胡桐辛告訴早報記者,後勤中心從2011年9月1日開始承包塘房中學食堂的運營,運營得還不錯,從今年3月1日開始便承包了塘房鎮全鎮學校食堂,建了7個食堂,負責該鎮1萬多名學生的營養午餐。

  “7個食堂每天午餐的內容大致還是一樣的,但偶然會有不同,因為配餐的原材料也是由肖老闆負責從外地運輸過來。”胡桐辛告訴早報記者。

  那麼頂拉小學當天為何與其他學校食堂的食物不一樣?胡桐辛説,營養餐根據批發量及蔬菜新鮮度而定,有些菜不易久放,剛運過來就會趕緊做,有些菜量不多,那麼只能給人數少的學校,鎮中心小學的學生人數明顯比頂拉的人數多,而豌豆的數量也不多,只配給了頂拉小學。

  供應商“賺菜的差價”

  鎮雄縣政府14日公佈的調查結論顯示,頂拉小學的食堂由塘房鎮中心學校承包給後勤中心試運營,該中心有《個人獨資企業營業執照》,註冊證號:522228000021032,頒發于2010年4月,投資人曾桃芳,企業位於貴州省沿河縣官舟鎮集中村。頂拉小學食堂實際經營者肖鵬,自稱為曾桃芳之子。

  肖鵬承包了塘房鎮全鎮的營養午餐供應,在當地還有4個倉庫。昨天早報記者在該倉庫內看到,倉庫有4層樓,一層空曠的房子堆放著近百個滿是灰塵的保溫箱及上千個不銹鋼飯盒。倉庫內的保管員告訴早報記者,公司目前有200多人,做學生餐已經有很多年的經驗了,沒出什麼意外。

  “食堂都是我們修的,建一個食堂三四十萬元,一個鍋爐大概三四萬元。”該保管員表示,塘房鎮的營養餐他們也是今年3月1日正式啟動供應,所有的蔬菜是從貴陽石板批發市場批發來的,那裏是貴陽最大的蔬菜批發基地,批發量按一萬多個孩子一頓飯菜的量進的,餐標3元,學校給公司規定多少米多少油。“當地農作物的産量根本沒辦法滿足那麼多孩子的量。”

  據該保管員介紹,肖鵬生於1986年,個人能力挺強,從運作了1個多月的狀況看,都挺順利的,“如果給我們時間,我們還能做得更好。”

  原材料有利潤空間

  作為農業大縣,為何製作營養餐的原材料要從貴陽等地運過來?鎮雄縣官員表示,鎮雄縣雖然是農業大縣,但土地主要種植洋芋(土豆)、玉米、烤煙等,大部分的種植物還是要從外地進口。

  早報記者在塘房鎮中心學校食堂內看到挂在墻上的材料公示,其中米500斤,肉120斤,蓮花白620斤,油80斤,洋絲瓜600斤,胡桐辛表示,這是該校1878名孩子一頓的伙食,大米2.5元每斤,肉15元每斤,蓮花白0.8每斤,油每斤6元,洋絲瓜每斤3元,一頓午餐一飯一葷一素,大約是3.14元。

  這還不包括配料、小菜等,在塘房中學的食譜上,除了上述的原材料外,還有豆瓣、辣椒、紅蘿蔔、調料、榨菜絲等,費用則又增加至每生0.36元。

  而就鎮雄縣當地物價水準而言,確實高於當地的居民收入。在鎮雄縣保衛街菜市場,早報記者諮詢了一下當地的物價,其中豌豆為9-10元一斤,雞肉為15元一斤,蓮花白每斤為2元錢,豬肉13元一斤,西紅柿、葵瓜、小瓜、洋絲瓜等大部分都是3元錢。

  按照4月9日頂拉小學孩子的營養食譜算,豌豆10元一斤、小瓜3元一斤、葵瓜3元一斤、豬肉13元一斤等,調料為油、鹽、味精、醬、醋每生約0.4元來算,當天吃飯的孩子共1062人,一頓飯的價格遠遠超過了3元錢。

  頂拉小學的校長吳道順表示,營養餐午餐一個孩子3元錢根本不夠,起碼要5-6元錢。

  但早報記者發現,當地超市裏的蔬菜價格明顯比菜市場的價格便宜近一半,豌豆角4.98元/斤,蓮花白1.58元,大白菜0.98元,豌豆尖0.98元。

  從上述的數據顯示,食物原材料是有利潤空間的,更何況供應商的原材料均為大量批發,這中間價格的利潤可想而知。正如供應商的工作人員向早報記者坦言,“我們不是在學生這塊盈利,是從菜上差價盈利,賺菜的差價。我們是從外地拉菜回來,菜是便宜的。”

熱詞:

  • 營養餐
  • 頂拉
  • 教育部門
  • 1986年
  • 鎮雄縣
  • 塘房鎮
  • 階段學生
  • 症狀
  • 疑似食物中毒
  • 蓮花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