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保健品行業頻曝質量門 三大現象埋隱患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4日 07: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國保健品行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在短短十幾年時間裏,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一個規模龐大的産業。不過中國保健品企業整體與外資相比仍然缺乏競爭力。生産成本的低投入與廣告的高支出形成鮮明對比,假冒偽劣的屢禁不止和OEM貼牌生産的盛行給保健品質量蒙上了更多陰影。

  2011年中消協的統計數據顯示出,消費者對保健品的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質量、廣告和虛假品質,4487件保健用品的投訴中,涉及質量的2416件,廣告的532件,虛假品質為421件;6138件保健食品投訴中,投訴質量問題的有2611件,其次是812件投訴廣告、535件屬於虛假品質。國家食品藥品家督管理局4月11日發佈的最新公告,要求各地依法查處“富來森牌糖舒寧膠囊”等10種含有西藥成分以及未含有處方中標示的褪黑素的“禦榮堂牌睡的好膠囊”等共11種假冒保健食品。

  大量保健食品被查出有害物質

  近幾年,包括很多擁有“藍帽子”的保健食品都被檢查出摻有違禁成分和有害物質,一次次打擊著消費者脆弱的心理承受力。

  2004年12月,完美“蘆薈礦物晶”被查出碘、鋅、鉻等“微量元素超標”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多位消費者出現藥物性肝炎、胃癌或精神病等症狀,部分消費者甚至因此死亡。

  2006年4月,“利威牌康立舒膠囊”中被檢出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規定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格列本”等化學合成藥物。

  2008年7月,北京一消費者因長期服用排毒養顏膠囊導致繼發性便秘而將生産企業告上法庭。

  菏澤周女士2011年4月份開始使用完美産品排毒,吃的、抹的,算起來有20多種,前後花費四五萬元。最初吃得不多,從7月8日開始大量吃完美保健品,“清調補系列”、山茶籽油、沙棘茶等,每天五六樣,每樣3包,就這樣持續了將近一個月。但是就在她大量使用完美保健品不到一個月後,身體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反應。“先是左耳根後有銅錢大的洞開始流膿,後來是脖子出現一圈像燒傷過的痕跡,再就是脖子和前胸出現大面積潰爛。”周女士説,所有的醫生聽完其遭遇後均表示,她身體出現如此嚴重的情況肯定和完美産品有關,但沒有一家醫院願意給開診斷證明或對其予以治療。

  2011年11月,標示生産單位名稱為“廣州康美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生産的24個品種系列聲稱減肥類食品中檢出西布曲明、酚酞等違禁成份。

  2012年3月28日,據新華社記者報道,按照0.5mg/kg的鉛限量指標,有多個螺旋藻産品被查出鉛含量嚴重超標。不過2012年04月1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關於螺旋藻保健食品有關問題的回應中稱,以藻類為原料的固體飲料和膠囊産品鉛指標限量為2.0mg/kg。最終在13個可疑産品中,有1個不合格産品和3個假冒産品被依法查處。

  以上列舉的這些只是保健食品質量問題的冰山一角,還有大量有關保健食品的質量問題要麼未被媒體報道,要麼被企業公關,在網絡上已經難覓蹤跡。保健食品質量問題層出不窮並非偶然,三大現象的存在使保健品行業的整體的質量水準大打折扣。

  現象一:生産成本低投入VS廣告高支出

  很多保健品企業産品研發投入少,産品質量難以保障。業內人士透露,保健品的科研經費應佔其利潤的3%~5%,但一些保健食品企業在科研上的投入不及利潤的1%。保健食品利潤一般可達100%~200%。一個保健食品從研製、開發、報批到出成品,再到商標註冊一般只需數十萬元。以碧生源為例。碧生源招股説明書顯示,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的原材料成本及包裝材料成本分別為3910萬元、4930萬元、5460萬元和2710萬元,分別僅佔該公司總營業額的24%、13.8%、8.4%和7.4%,且這一比例呈逐年下降趨勢。

  甚至不惜在原材料上弄虛作假。例如一直旺銷的“蜂源牌蜂膠”等多種蜂膠産品一夜之間被披露其實是楊樹膠。由於天然蜂膠産量有限,有業內人士指出,市場上有八成蜂膠産品其實都是楊樹膠或摻有楊樹膠。另一些企業則在原材料産地上造假。2012年3月,有媒體報道東阿阿膠在産品産地標注問題上存在虛假行為。湯臣倍健的螺旋藻産品也被媒體指出存在虛假標注原産地的行為。

  與企業拼命壓低生産成本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廣告宣傳上的高投入。

  有很多保健食品雖然沒有引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但卻普遍存在虛假宣傳、誇大功效的情況。差不多每個月全國各藥監部門都會公佈一批違法違規宣傳的保健品黑名單。中消協曾對收集的部分商場、媒體上發佈的廣告説明以及宣傳單調查,發現其中誇大宣傳的佔到70%多,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範的只有26%。

  很多保健食品片面宣傳功效,對産品的副作用及食用的注意事項卻只字不提。2012年3月多名消費者反映嬰兒在食用金奇仕産品後出現佝僂病,很大程度上就是保健品食用不科學不規範所致。

  現象二:保健食品制假售假行為猖獗

  很多造假團夥利用消費者識別能力較差,造假成本低的特點,通過生産銷售假冒保健食品牟取暴利。僅在2012年2月份,有關部門就查處了多起生産假冒保健産品的案件。

  2012年2月7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官網發佈,“7色瘦”、“福萊健牌褪黑素軟膠囊”、“海蘭鑫褪黑素軟膠囊”、“禦榮堂牌睡的好膠囊”等21種産品為假冒産品,並檢出化學藥物成分。

  2012年2月12日,海南省食藥監局查處了冬蟲夏草口服液、好記星口服液等17種假保健食品。其中有的未取得保健食品批准證書,有的是假冒生産企業。

  2012年2月14日,廣東省對一些違規保健食品進行查處。“中華回春寶”未經批准,其餘標示“健力邦裕豐膠囊”、“笑來營養牌鯊維康軟膠囊”等幾種都是假冒産品。

  2012年4月10日,廣州市工商局查處有史以來最大保健品造假窩點,案值過億元,假冒保健品多到“10噸的大卡車20輛都拉不完”。現場各個倉庫內擺滿了紐斯萊、湯臣利健、湯臣康健、康福萊、羅氏、養生堂維生素E等假冒各個品牌的各種山寨保健品。高鈣片、鱈魚肝油、西洋參含片、維生素片、蘋果醋、卵磷脂、螺旋藻……各種功能的保健品應有盡有。

  假冒保健品不僅産品質量難以保證,而且擾亂了保健品市場,給正規保健品企業的銷售量和品牌形象都帶來巨大負面影響。

  現象三:保健品OEM貼牌盛行貓膩多

  一名保健品代理商表示,保健品行業貼牌生産現象十分普遍,個別小廠從大廠借來批准文號,産品質量難以保證。

  21世紀網注意到,一家號稱是亞洲最大的保健品生産基地的公司在其官網上清楚地寫著“提供20余個健字號、50余個食字號的全程貼牌服務”。

  國家食監局保健食品化粧品監管司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網,保健品貼牌代工要看産品的類型,不同類型的保健品要找對應的有生産資質的代工企業才能生産。

  2005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保健食品註冊管理辦法(試行)》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首次將保健食品GMP認證制度納入強制性規定。根據《保健食品GMP審評方法及要求》,經審查不符合GMP的保健食品生産企業,可以委託符合GMP的企業進行生産,受委託企業必須持有有效的保健食品生産衛生許可證,委託生産的保健食品在産品包裝標識及説明書上必須註明“委託xxxx生産”,並註明受委託生産企業的地址。

  國家食監局的工作人員表示,同一個保健品批准文號被多款産品使用(即套牌生産)是違法的,企業出租批准文號也是違法的。委託生産與租用批准文號不同,委託雙方要簽訂相關合同。受委託方一般只承擔生産過程中的相關責任,其他責任則由委託方承擔。

  “套號”在業界算是老大難問題,翻看這幾年各地藥監部門的查處信息,“套號”時常出現。廣東省保健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咏表示,由於《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尚未出臺,套號生産仍是監管的灰色地帶。(21世紀網 陳欣天)

熱詞:

  • 保健品行業
  • 保健品企業
  • 利健
  • xxxx
  • 保健品市場
  • 質量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