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滬指2300震蕩 38隻個股跌幅超10%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2日 09: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3月29日至4月11日的七個交易日內,上證指數一直維持在2250點-2300點之間窄幅震蕩,小幅上漲1.05%。從個股漲跌看,全部A股中有62.06%的個股飄紅,34.43%的個股下跌,深證A股下跌股數佔總數的22.26%。跌幅在10%以上的個股共38隻,其中26隻屬於中小板和創業板。分析人士認為,中小板和創業板兩板個股佔據跌幅榜首,一是由於新股發行和限售股解禁,導致供給壓力增大;二是估值高企,不具吸引力;三是一季度業績預報表現不佳。

  跌幅居前者多為中小市值

  3月28日滬深股市大幅下跌,之後7個交易日,兩市呈橫盤震蕩局勢,區間漲幅為1.05%。從個股漲跌看,這一期間正常交易的A股中有1469隻飄紅,佔比62.06%,有815隻個股下跌,佔比34.43%。

  從風格角度來看,近期的震蕩市中,中小市值股票的表現明顯弱于主板,以創業板指數為例,截至昨日收盤,該指數報698.49點,與3月28日收盤持平,跑輸上證指數逾1個百分點。根據統計,3月29日以來的7個交易日中,跌幅在10%以上的個股共38隻,其中有26隻屬於中小板或創業板,佔比接近7成。跌幅最大的前5名中,有3名來自這兩個板塊,依次是金龍機電(300032)、潯興股份和西部材料。

  三因素引發弱勢行情

  分析人士認為,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在跌幅榜中佔比較大,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新股發行和限售股解禁導致供給壓力增大;二是估值高企,不具吸引力;三是一季度業績表現不佳。

  從估值角度看,中小市值股票普遍估值較高,缺乏安全邊際。以4月11日收盤價計算,目前上證A股整體市盈率(TTM)為11.75倍,深證A股整體市盈率(TTM)為25.34倍, A股整體估值水平處於歷史低位。而中小板市盈率(TTM)為28.80倍,創業板市盈率為32.35倍。兩板估值相對歷史估值有所回落,但仍超出滬深A股的整體估值水平。其中中小板市盈率相對滬深300溢價水平達2.6倍,創業板市盈率相對於滬深300溢價水平達2.92倍。從行業看,信息技術、電子、餐飲旅遊、醫藥生物、農林牧漁、食品飲料等行業相對估值依舊較高。在大盤調整趨勢下,估值回歸的預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以上行業的表現。

  從供給壓力的角度看,自1月10日以來,滬深A股共有50隻新股進入二級市場,其中有43隻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而從3月29日至昨日便有8隻新股上市。根據海通證券(600837)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全部A股流通市值佔比達到77.6%,其中主板流通市值佔比最高,為82.2%;中小板和創業板股權流通情況差距明顯,中小板為52.8%,創業板為33.6%。從股權流通情況看,主板市場的解禁壓力不如中小板和創業板,其中以創業板解禁壓力最為明顯。隨著中小板和創業板IPO的繼續,兩板將在較長時間內面臨存量擴容壓力。

  從業績角度看,相比高企的估值,部分中小市值股票的業績增速卻並不理想。截至昨日,創業板所有上市公司都已預告今年一季度業績,其中近三分之一預計業績下滑,相比主板不具有明顯優勢。

  分析人士建議,挑選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時,應優先考慮個股估值是否具有吸引力,同時務必注重上市公司業績的穩定性和增長性。

熱詞:

  • 個股漲跌
  • 個股下跌
  • 創業板
  • 個股跌幅
  • 滬指
  • 跌幅居
  • 跌幅榜首
  • 震蕩
  • 估值水平
  • 滬深股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