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自2010年7月首次曝光了IPO中出現“偽高新”現象以來,監管層對此的審核、復核力度日趨嚴厲,反饋到資本市場,不少IPO企業一上市即面臨輿論質疑、被查補稅等風波。或正由此,新近諸份招股書細節透露出政策信息:本與高新認證無涉的證監會,正從源頭髮力監管,要求保薦機構對IPO企業高新資質進行專項核查,進而于招股書中明細披露母、子公司研發人員佔比等高新認證所需指標數據。
證監會4月6日晚間披露北京志誠泰和數碼辦公設備公司招股書申報稿。據文件,2009年6月26日,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15%所得稅優惠稅率。然而,實質上志誠泰和並未真正戴上高新“光環”,反而主動承認自己不符認證指標,補交了稅收優惠。
據招股書披露,經保薦機構核查並經發行人認可,2009年發行人雖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但其高新技術産品的銷售收入佔比難以滿足高新技術企業的評判標準。目前,公司已按照25%的稅率向稅務局足額返還182.35萬元的稅收優惠。自2010年起,公司未再享受所得稅優惠。
這在此前諸多高新IPO企業中,尚屬首例。“證監會目前對於上市企業以兩套賬本等方式通過資格審核的‘偽高新’情況頗為重視,加之媒體輿論的監督報道,不僅要求已上市企業主動核查、澄清,更多還是針對擬上市企業,要求保薦機構先把好一道核查大門。”不少券商投行負責人對記者説。
回溯以往,曾有多家媒體監督報道IPO“偽高新”、上市企業補稅風波等事件,最近一次乃是直接點名27家上市公司涉嫌於此。截至目前,已有蘇交科等7家公司發佈澄清公告,有些言辭力證清白,有些則似間接承認“兩套賬本”的存在。
“由於媒體常以招股書數據與高新指標差別巨大為據提出質疑,而上市公司也常以前後要求披露口徑不一致等方式斡旋、解釋,由此,證監會要求招股書進一步明細披露相關數據,以正本清源。”上述投行人士説。
同於4月6日晚披露的金輪科創招股書申報稿或可佐證此説法:除一般的合併數據,還單獨披露了母公司的研發技術人員數量及佔比、母公司大專及以上學歷人數及佔比等信息。這也為此前IPO案例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