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現代種業發展規劃出臺在即種業航母即將出水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1日 07: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編者按] 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昨日表示,繼續推動種業相關政策措施出臺和落實,尤其是《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爭取儘快出臺。未來還要扶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做大做強。

  ⊙上海證券報 記者 梁敏 ○編輯 阮奇

  農業部昨日召開“《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發佈一週年座談會”,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在會上表示,要繼續推動種業相關政策措施出臺和落實,尤其是《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爭取儘快出臺。他還強調,要扶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做大做強。

  推動種業相關政策措施出臺

  余欣榮表示,要繼續推動相關政策措施出臺和落實,加大對科研單位基礎研究、企業商業化育種、種子基地建設、種子管理體系的投入,推動制種保險、種子儲備等政策落實。

  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配套政策中,作為《意見》具體實施細則的《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最受市場關注。余欣榮在會上也強調,“爭取儘快出臺”。

  而本報記者也從農業部相關人士處獲悉,上述規劃已上報國務院審批。此前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曾明確表示,該規劃將在《意見》出臺一週年前發佈。

  此外,余欣榮表示要抓緊研究制定甘肅雜交玉米制種、四川雜交水稻制種、海南南繁育制種三大種子基地建設規劃,實施基地建設項目。加快提升種子生産設施化水平,逐步實現種子生産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集約化。

  事實上,作為國家級種子基地,海南南繁育種基地建設已經啟動。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副司長方言昨日在會上透露,“海南南繁育種基地將從南部的三亞、樂東、陵水三個縣率先實施,年育制種面積達到20萬畝。”

  扶持一體化種子企業做大做強

  農業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種業市場“小、散、亂”現象突出,雖然通過市場準入管理,近兩年種子企業戶數已由8700多家減少到7500多家,但擁有育繁推一體化的企業仍不足100家。

  因此,余欣榮指出,要扶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做大做強。通過實施種業發展基金、生物育種、行業科技等項目,推進企業構建商業化育種體系。儘快開闢品種審定“綠色通道”,加快企業領軍人才的引進和優秀企業家的培養。

  余欣榮強調,要紮實推進種業科研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堅定推進科研單位與商業化育種、與所辦種子企業“兩分離”,以此推動科研單位加強基礎性研究、企業加強商業化研發“兩加強”。搭建合作平臺,促進科研單位與企業、基礎性研究與商業化研發“兩合作”,鼓勵商業化科研資源和人才向企業流動,強化産學研結合。

  去年,農業部發佈了新修訂的《農作物種子生産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大幅提高種子市場準入門檻,促進企業兼併重組,有利於龍頭企業大幅提高市場份額。

  據一位龍頭種子企業負責人説,目前産業集中度有所提高,國內前十大種子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20%。

  農業部:種業發展“大氣候”初步形成

  4月10日,在《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發佈一週年之際,農業部召開座談會。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表示,總體看,推進種業發展的“大氣候”初步形成,種業發展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期。

  余欣榮同時表示,發展現代種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要解決不少難點問題。要進一步深化對種業科研體制改革的認識,相關政策要配套到位;創新資源要繼續向企業轉移,切實扶持種子企業做大做強;種子基地要加快建設,確保供種數量和質量安全;種子市場監管要進一步加強,要維護好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余欣榮強調,要繼續推動相關政策措施出臺和落實;推進種業科研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扶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做大做強;加快推動國家級種子生産基地建設;進一步加大種子市場監管力度。通過實施種業發展基金、生物育種、行業科技等項目,推進企業構建商業化育種體系。儘快開闢品種審定“綠色通道”,加快企業領軍人才的引進和優秀企業家的培養。

  (中國證券報)

  農業部:加快推進國家級種子生産基地建設

  4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農業部獲悉,當日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主持召開相關座談會,部署“加快推動國家級種子生産基地建設”。

  據了解,此次會議召開,是在《國務院關於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1]8號)發佈一週年之際,該座談會邀請部分專家學者暢談種業發展形勢。

  余欣榮表示:去年國務院出臺的8號文件是一個歷史性文件,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工作會議是一個歷史性會議,在種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據了解,自國務院上述文件出臺以來的一年時間,全國23個省(區、市)出臺了具體落實意見,工作力度不斷加大,推進現代種業發展成效顯著。

  余欣榮指出,總體看,推進種業發展的“大氣候”初步形成,種業發展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期。但還要看到,發展現代種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要解決不少難點問題。

  對此,余欣榮要求:要進一步深化對種業科研體制改革的認識,相關政策要配套到位;創新資源要繼續向企業轉移,切實扶持種子企業做大做強;種子基地要加快建設,確保供種數量和質量安全;種子市場監管要進一步加強,要維護好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該座談會還對種子企業的發展做出重要指示。會議要求,堅定推進科研單位與商業化育種、與所辦種子企業“兩分離”,以此推動科研單位加強基礎性研究、企業加強商業化研發“兩加強”。

  此外,要扶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做大做強。通過實施種業發展基金、生物育種、行業科技等項目,推進企業構建商業化育種體系。儘快開闢品種審定“綠色通道”,加快企業領軍人才的引進和優秀企業家的培養。

  同時,該座談會制定了“加快推動國家級種子生産基地建設”的既定任務。余欣榮表示:要抓緊研究制定甘肅雜交玉米制種、四川雜交水稻制種、海南南繁育制種三大種子基地建設規劃,實施基地建設項目。

  (每經網)

  我國將採取五項措施推進現代種業發展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記者于文靜)記者10日從農業部獲悉,我國種業發展進入前所未有的機遇期,今後我國將通過推動政策措施出臺和落實、推進種業科研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扶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做大做強、推動國家級種子生産基地建設和加大種子市場監管力度等五項措施,推進現代種業發展。

  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10日在農業部召開的《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發佈一週年座談會上指出,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立國之本,種業是農業的先導産業。去年國務院出臺的《意見》是一個歷史性文件,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工作會議是一個歷史性會議,在種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據了解,一年來,有關部委認真落實國務院部署,細化、實化配套政策措施,23個省區市出臺具體落實意見,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機制創新取得進展,企業信心增強,市場環境優化,社會各界對推進種業發展營造了良好氛圍。

  余欣榮表示,總體看,推進種業發展的“大氣候”初步形成,但還要看到,發展現代種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進一步深化對種業科研體制改革的認識,相關政策要配套到位;創新資源要繼續向企業轉移,切實扶持種子企業做大做強;種子基地要加快建設,確保供種數量和質量安全;種子市場監管要進一步加強,要維護好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余欣榮強調,要加大對科研單位基礎研究、企業商業化育種、種子基地建設、種子管理體系的投入,推動制種保險、種子儲備等政策落實。推進科研單位與商業化育種、與所辦種子企業“兩分離”,以此推動科研單位加強基礎性研究、企業加強商業化研發“兩加強”,搭建合作平臺,促進科研單位與企業、基礎性研究與商業化研發“兩合作”。推進企業構建商業化育種體系,儘快開闢品種審定“綠色通道”,加快企業領軍人才的引進和優秀企業家的培養。抓緊研究制定甘肅雜交玉米制種、四川雜交水稻制種、海南南繁育制種三大種子基地建設規劃,加快提升種子生産設施化水平。繼續組織開展種子執法年活動專項行動,加強種子信息調度和市場監測,搞好供種餘缺調劑,保證生産供種安全。(完)

  海通證券:科技興農 種業受惠最為明確

  行業基本面上:一方面,我國優質種質資源的供需狀況(供需偏緊、玉米余種量逐年下降)、費用與價格(種糧比偏低、種子成本在總種植成本中的佔比偏低、玉米價格長期看漲)、以及市場集中度水平(前10強僅佔13%)、優質品種的市佔率等諸多因素,均表明行業未來具備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從行業市場集中度和優質産品的區域市佔率來看,國內發展的天花板遠未達到。國內前十家種子企業的市佔率只有13%(國際上為37%);産品方面,以登海種業生産的、近年來推廣迅速的先玉335為例,其2010年在黃淮海地區的銷量約為2550萬公斤,以黃淮海地區約4億公斤的需種量粗略計算,其在黃淮海地區的市場佔有率也僅有6%左右。

  最後,我們也一直在提醒投資者,雖然長期來看,我國玉米與水稻種植面積的推廣增速將會較為緩慢,上升的空間也較為有限,但這並不意味著優質公司和優質産品的增長也會放慢。理由有二:1)從長遠來看,種子行業是個“良幣驅劣幣”的行業。目前國內種子公司和産品的良莠不齊現象非常之多,在行業整合的大背景下,研發能力羸弱的公司和低劣産品(劣幣)必將被淘汰出市場,而具備優良種質資源和研發水平的公司和優質産品(良幣)將迅速取而代之,提升市場佔有率;2)目前各主要種植區域的主要種子品種之間雖有對抗,但還遠未達到“充分競爭”的程度,這一點從整個行業的整體供需狀況即可看出。蛋糕較大的情況下,“諸侯割據”進而激烈混戰的局面也還尚未企及。

  我們認為,中性估計,2015年我國玉米種子的市場容量將達253億元,複合增長率13%,樂觀估計,2015年玉米種子的市場容量將達316億元,複合增長率18%。

  政策推動面上:《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農作物種子生産經營許可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對於種業戰略性地位的認可、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明確的分工、以及種子企業進行生産和銷售門檻的確定,都將加速催化種業的深度改革。農業部種子管理局成立之後,後續細化扶持政策出臺的預期更為強烈,對行業變革的推動也將愈發提速。從此次一號文件對於種業的要求來看,充分肯定和強化了前期《意見》和《管理辦法》中對於加大科技育種投入、支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優化調整種子企業佈局、支持企業與優勢科研單位建立育種平臺等內容,同時也增加了諸如“在糧棉油生産大縣建設新品種引進示範場”等更為明確而直接的要求。我們認為,預計將於二季度初出臺的種子行業“十二五”規劃將會對此有進一步深入和細化的要求。

  國內種子行業上市公司主要産品與估值情況。在目前國內七家主營種子的上市公司中,均主要涉及玉米種子和水稻種子。我們認為,國家在加快推動國內種業發展的過程中,對於具備龍頭産品的龍頭公司的扶持力度將會加大,龍頭公司的市場佔有率也將隨之逐步提升。

  我們認為,一號文件其主體思想在不斷延續的同時,聚焦點和針對性也在不斷發生細微而明顯的衍變:

  一方面,有的放矢,聚焦點更加鮮明,細節重點更加突出。對比2009至2012年與2004至200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可以看出,近3年來一號文件在繼續強調“穩定糧食生産,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對局部領域的聚焦和強調也逐步顯現。例如,2010年在力保農村增産增收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提出強化“統籌城鄉發展”,2011年更是細化至“大力發展農田水利建設”,2012年農業科技之主題亦是突出“科技育種、先進農機”等子領域。可以看出,一號文件更加有的放矢,細節重點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延伸廣度愈寬,牽手力度逾強。從近兩年的一號文件可以看出,其涉及的廣度愈發寬泛,與其他部門的牽手合作也愈發增強(2011年的農田水利建設是與水利部合作,2012年的農業科技與科技部的牽手也非常緊密)。與此同時,從行業上來看,近兩年的一號文件也不再僅僅局限于糧食作物本身,水利設施、農用機械、化肥、農藥等行業也無不悉數涉及。

  從受惠對象的角度來看,政策對於産業鏈的影響也愈發廣泛。與此同時,從受惠對象角度來看,政策對於産業鏈的影響也愈發廣泛。以本次一號文件的受惠行業——種子行業為例,其育種環節無疑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塊,因此亦是扶持的重點。但是結合國外大型種子企業的發展軌跡,站在公司的角度來看,品種的做大做強,除了高科技的制種育種之外,産品的運營、管理、銷售等諸多環節的良好運作也必不可少,這些因素共同決定著産品的推廣前景。育種的受惠緣于科技農業的政策(承上),其良性的發展也將催發帶動種業産業鏈其他環節的提升。

  國海證券:建議關注種業

  農産品價格漲幅趨緩在成本驅動、最低收購價保駕及供需長期緊平衡下,農産品價格將長期保持上升趨勢。雖然目前庫存消費比略有下降,但目前主要農産品庫存消費比處於安全邊際內,且預計2012年種植面積將增加,農産品價格漲幅將趨緩。

  種業維持高景氣受成本上升推動,2011/2012年度種子價格普遍上漲5-10%。2012年是種業執法年,同時也是整合元年,後續政策將陸續出臺。種業公司陸續公佈業績快報,低於市場預期的風險已經釋放。《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即將出臺,以及《管理辦法》大幅提高準入門檻後的第一個時間窗口—4月份即將來臨,都將刺激種業板塊回暖。

  生豬養殖效益較上年下降生豬和豬肉價格已連續四週下降,相反由於處於補欄旺季,仔豬價格持續回升。但生豬存欄量處於較高水平,且能繁母豬存欄量自去年5月份處於上升趨勢,2012年豬肉價格下降趨勢已確定,但不會大幅下跌,具體幅度視目前仔豬疫情而定。

  飼料行業景氣回升飼料需求增加,成本壓力緩解。

  密切關注水産價格走勢近期水産品批發市場價格開始回調,但因海産品上市公司基本以鮮活品銷售為主,在捕撈期之外的價格對公司業績實質性影響較小,應重點關注捕撈期的價格,暫對海産行業保持觀望。

  維持行業中性評級 2012年農産品價格波動趨緩,圍繞主題性投資和業績穩定增長的投資邏輯保持不變。一號文件連續9年涉農,後續將陸續有相關細則政策出臺,主題性投資機會仍存。農林牧漁板塊估值已大幅向下修復,相對於滬深300估值溢價率已接近合理區間,給予行業“中性”評級。子行業,推薦種業。3月份股票組合建議關注敦煌種業、安琪酵母。

  受益於農業産業化浪潮 券商看好率先轉型農企

  ⊙上海證券報 記者 屈紅燕 ○編輯 朱紹勇

  農業板塊昨日表現相對抗跌,券商分析師認為,在粗放式農業生産向現代化、集約化、産業化農業轉變的過程中,那些率先轉變經營模式、鞏固行業地位和提高市場佔有率的龍頭企業,將成為行業加速轉型和農業未來消費屬性趨勢中的最終受益者。

  龍頭公司有望快速成長

  齊魯證券認為,在農業産業化和現代化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農業公司正在擺脫以往傳統生産加工型的經營模式,向高效、專業、規模化的消費型企業轉型。未來具備“研發+營銷”優勢的“啞鈴型”公司,將會順應了上述農業産業化和現代化的趨勢,因優質的産品和卓越的營銷服務使得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實現業績的穩定增長。

  國泰君安認為,從長期來看, “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正在資本市場中逐步贏得真正的注意力,並將持續受到關注。以養豬行業為例,勞動力成本上升、養殖盈利大幅波動、食品安全受到重視是推動我國養豬行業規模化率加速提高主要因素。美國數據萬頭豬場出欄比例已經超過70%,我國僅為6%,我國的養豬規模化現有水平較低,規模化之路可謂任重道遠。

  華泰聯合證券認為,目前我國農業相對落後,行業較為分散,農業公司一般體量較小,在A股市場中呈現“大行業,小板塊”的特點。參照發達國家的農業産業化進程,近幾年我國農業版塊大部分子行業都已步入行業整合和集中度提升的進程,例如種子、養殖、飼料等。在行業整合和集中過程中,龍頭企業利用其規模、品牌、融資渠道等優勢,將獲得遠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長速度,具有長期投資價值。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向推薦龍頭企業的原因之一。

  齊魯證券還表示,考慮到上市公司多為該細分行業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或者具備創新經營模式的現代農業企業,而農業資源多數掌握在各級政府手中,因此,本次國務院“扶持農業龍頭、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的政策舉措有望保障優勢農業公司中長期經營業績穩步提升,短期相關公司估值溢價水平也有望水漲船高。

  看好有業績支撐的公司

  齊魯證券表示,在平穩度過春節之後需求挖坑風險的水産品“四駕馬車”——獐子島、好當家、東方海洋和壹橋苗業有望在2-4季度持續迎來絕對收益機會,從重點公司盈利釋放節奏來看,3-5月預計會改變許多市場投資人士對水産養殖股的悲觀預期,機會將在糾偏和驗證中不斷兌現;第二,2-3季度將積極推薦業績增長確定、具有弱週期特徵的飼料股尤其是豬飼料股——大北農、海大集團、新希望、唐人神、正邦科技等,同時積極推薦畜禽疫苗及製劑業務快速市場化推廣的瑞普生物;第三,提示種業結構性機會,持續看好政策紅利和業績增長共振的隆平高科,關注登海種業等。

  但政策利好對農業板塊的推動作用在減弱。興業證券認為,歷年12 月末至來年2 月為農業政策發佈期,同時也是農業板塊政策利好炒作期,但是2011 年12 月-2012 年1 月,農業板塊累計漲跌幅為-18.06%,同期上證綜指為-1.75%、滬深300 為-2.27%,農業板塊政策利好並未體現。興業證券認為,3-4 月是主要年報披露期,投資組合著眼業績主線,興業證券農業行業2012 年3 月份投資組合為:登海種業、隆平高科、大北農、獐子島、好當家。

  個股解析

  大北農:內外共贏,成長擋不住

  大北農 002385 農林牧漁類行業

  研究機構:東海證券 分析師:李其東 撰寫日期:2012-03-07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2012-2013年公司實現凈利潤6.63、8.86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31%、34%,EPS為1.65、2.21元,對應3月6日的收盤價33.80元,PE為20、15倍。考慮到公司內外共贏模式下良好的成長性,給予“增持”評級,目標價41.25元。

  聖農發展跟蹤點評報告:經營穩定,業績可期

  聖農發展 002299 農林牧漁類行業

  研究機構:中航證券 分析師:張紹坤 撰寫日期:2012-02-24

  公司近日發佈2011年年度報告及2012年年度預算報告。公司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31.11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股東的凈利潤4.68億元,折合每股收益0.54元,分別同比上年實現增長50.34%、68.46%和58.82%。公司預計2012年度肉雞出欄量為2億羽,實現收入49.96億元,實現歸屬於股東的凈利潤6.09億元,預計同比增長60.57%和30.00%。

  我們預測公司2012-2014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77元、0.92元和1.31元,給予公司2012年25倍的估值,則每股價格為19.25元。繼續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金新農:公司業績略低於預期,教槽仍為王,種豬養殖漸放量

  金新農 002548 食品飲料行業

  研究機構:廣發證券 分析師:胡鴻 撰寫日期:2012-02-27

  業績快報數據:201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9億元,同比增長29.73%;實現利潤總額0.71億元,同比略增0.90%;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0.58億元,同比增長2.85%;每股收益(全面攤薄)為0.62元,略低於我們此前預期。

  收入增長源於飼料産能規模放大,各項成本上升壓縮利潤空間1.公司收入增長源於産能規模擴大。根據我們的測算,2011年公司各類飼料總産能規模和銷售規模分別約為57.50萬噸和35.8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5.84%和19.67%。2.各項成本上漲,使公司凈利潤增長放緩。公司上市後銷售團隊擴充及科研投入加大,使公司銷售費用及研發費用上升。而原料及人力成本上升壓縮公司凈利潤空間公司凈利率為4.53%,同比下降1.33%。

  公司投資看點:成長穩健的教槽料龍頭企業,戰略涉足種豬飼養1.飼料細粉行業龍頭,成長穩健。公司以高端、高附加值的教槽料為主要收入源。而教槽料行業空間廣闊,給公司發展帶來較大想象空間。2.品牌優勢助公司成長。公司“成農”與“輕鬆”系列産品質量好,市場認可度高,可享受較高市場溢價。3.挑戰高毛利種豬養殖項目,産業鏈縱向延伸。公司上市時已明確將在未來十年成為中國最大的種豬飼養企業的定位目標,目前公司正積極擴張能繁母豬飼育規模。種豬養殖業務逐步放量後將提升公司業績增速。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

  考慮到公司種豬養殖業務將逐步放量並貢獻業績。上調2012-2013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至23.65億元與29.83億元;對應銷售凈利潤分別為1.11億元與1.34億元,對應EPS分別為1.18元與1.43元。考慮公司飼料屬於高端、高附加産品及今後産業鏈縱向延伸後公司的長遠發展潛力,給予公司2012年20倍PE,那麼未來1年公司股票合理價格為23.60元,給予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生豬疫病風險;同業競爭加劇風險。

  登海種業:登海先鋒毛利降,605穩步推廣

  登海種業 002041 農林牧漁類行業

  研究機構:宏源證券 分析師:胡建軍 撰寫日期:2012-03-05

  報告摘要:

  登海先鋒2011年毛利率下滑9個百分點。登海先鋒以國內首創的單粒播及極富競爭力的營銷服務模式在前兩年保持了高達74%的毛利率水平,並成為行業盈利標桿。我們預測,由於制種成本的剛性快速上升,登海先鋒2011年毛利率大幅下降了約9個百分點。我們預測先玉335推廣面積2011-2013年分別為2330/2500/2750萬畝,2013年的銷售量將達到約3.3萬噸,在黃渤海區的市佔率17%。目前登海先鋒制種面積約8萬畝,加工能力約3.75萬噸(酒泉2.45萬噸及張掖1.3萬噸),我們認為先玉335的産能瓶頸未來兩年問題不大。

  登海605推廣面積2013年有望達到1200萬畝。登海605是公司2010Q4開始主推的品種,相對於先前的超試登海661和662,雖然其單産並非最突出的,但廣適性及抗病性較佳,具備成為大品種的特質。此前605推廣重點在黃渤海區域,隨著605在東北及內蒙的逐步認定,其在春玉米市場也有望取得一席之地。目前登海母公司新疆伊犁加工基地的産能約4萬噸,實際加工能力2萬噸,新疆及寧夏制種基地近6萬畝,605基地約4萬畝。以目前推廣速度,母公司制種及加工能力未來3-5年均不存在問題,但制種和存貨相對更應平衡一些。

  其他品種。目前在春玉米市場,公司主要依靠子公司登海良玉的良玉188及208等品種,2011年實現凈利潤近2000萬元。2011年末收購的京科968在2012年銷售有望達到100萬公斤。此外,公司傳統優勢品種3622是母公司除登海605外推廣面積最大的品種,目前也升級為單粒播,其制種、推廣及毛利水平近兩年均有望提升。

  買入評級。預測公司11-13年凈利潤分別為2.3/3.1/4億元,下調2012年預測7%,EPS 為0.66/0.89/1.13元。未來3年是中國種業大整合的重要時期,公司在收購、整合、合資、渠道建設等方面均會有所作為。我們對公司的關注點由短期業績轉為綜合性優勢,維持買入評級。

  隆平高科深度報告:壟斷種質資源,穿越長期估值

  隆平高科 000998 農林牧漁類行業

  研究機構:第一創業證券 分析師:呂麗華 撰寫日期:2012-02-15

  摘要:

  行業將醞釀市值500億大公司:根據以下假設:1)雜交水稻種植面積維持在2.4億畝;2)畝均種子費用維持CAGR(2005-2010)12.2%的增長。我們預計2015年的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55億元,按市場份額40%、凈利率25%計算,將創造雜交水稻業務銷售額62億元,凈利潤為15.5億元的種子公司,如果給出35倍市盈率,則市值應為542.5億元。

  隆平高科站在種質資源壟斷前端:種子法、植物新品種保護和研發體制改革是政策層面的三大革命性事件,雜交水稻種子行業的競爭規律:銷售渠道競爭→品種組合競爭→種質資源競爭,隆平高科的種質資源(不育係和恢復係)將引領品種組合的推出風尚,實現研發上遊至下游的壟斷傳導,以系列的優勢來彌補雜交水稻種子單一品種的推廣局限性。(Y兩優系列,R608系列)隆平高科雜交水稻、雜交玉米種子品種梯隊建設成長性高:雜交水稻中的Y兩優1號、兩優1128、C兩優608、準兩優608均具高成長性(推廣面積500萬畝以上),其中Y兩優1號2011年推廣面積達700萬畝,蟬聯排名第一,2011-2013年貢獻母公司EPS0.2元、0.29元和0.32元。雜交玉米中的隆平206在2011年推廣面積達680萬畝,2012年預計為800萬畝,且至2013年有望突破1000萬畝,2011-2013年貢獻母公司EPS0.14元、0.18元和0.21元;利馬格蘭協議品種利合16為極早熟玉米,適合東北第四積溫帶種植,推廣潛力巨大。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發資産低估:隆平與中心簽署的全面合作協議具有以下特點:1)合作期長,為15年;2)合作範圍廣,涉及種質資源共享及品種權商業開發;3)合作具有完全排他性。跟蹤近幾年公司與中心品種轉讓價格,加上中心獲取的大量國家資源,我們認為1000萬元/年的協議對價存在低估。

  毛利率提升及少數股權收購:在品種獨佔經營和價值營銷帶動下,隆平高科毛利率提升明顯,2011-2013年雜交水稻種子毛利率為43%、45%和47%。中心品種權歸上市公司層面,公司在湖南隆平(較依賴中心品種)少數股東股權收購上,將佔據主動,預計之前披露的5%-10%收購有望在2012年實現。

  盈利預測:預測隆平高科2011-2013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5.82億元、20.21億元和26.25億元,增速為23.5%、27.8%和29.9%;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52億元、2.33億元和3.51億元,增速為102.6%、53.3%和50.6%;對應EPS分別為0.55元、0.84元和1.26元。

  風險提示:1)制種自然災害風險;2)核心人才流失風險;3)主推品種風險

  獐子島:漁業巨頭依舊在前進

  獐子島 002069 農林牧漁類行業

  研究機構:國聯證券 分析師:周紀庚 撰寫日期:2012-02-20

  維持“推薦”評級。

  鋻於未來幾年公司蝦夷扇貝捕撈麵積大幅提升的預期,我們預測公司11-13年EPS分別為0.71元、1.15元、1.87元,對應目前股價,12年PE為20倍。2012年我們認為無論是從行業整體估值、公司歷史平均估值還是PEG估值角度,公司在水産養殖投資高峰期享受30倍估值並不為過。

  加上公司不斷擴展現有業務規模及現産品開發,行業領軍地位更加穩固,因此我們依然看好公司2012年的投資機會,維持公司“推薦”評級。

  好當家:參苗成本結轉方式助毛利提升

  好當家 600467 農林牧漁類行業

  研究機構:宏源證券 分析師:胡建軍 撰寫日期:2012-03-06

  報告摘要:

  公司海參苗成本結轉方式及捕撈量的錯配影響海參養殖毛利率。從會計處理看,公司海參苗結轉是剛性的,兩年半結轉。而由於海參當期捕撈量同海參苗結轉並不完全匹配,導致海參養殖毛利率發生大幅波動。我們預期2012-13年,隨著公司海參捕撈量的上升,公司海參養殖毛利率會提高到50%以上。我們預期2011-13年公司海參的捕撈量分別為2015、3060、3700噸,海參苗結轉成本分別為1.5、2、2億元,銷售價格分別為186、185、182元每公斤。

  渤海海蜇減産導致價格飆升。從我們在農業部漁政部門的調研看,渤海漏油及近年的渤海生態破壞對環渤海的漁業養殖打擊沉重,影響最大的扇貝和海蜇,尤其海蜇2011年大幅減産,甚至絕收,導致2011年海蜇價格飆升至20元每公斤以上。隨著9800畝圍堰在3月底合攏, 我們預期2011-13年公司海蜇捕撈量為5000、9000、10800噸。

  蘇山島海參養殖擬採取海底養殖器,改造成本略高但單産可能超預期。蘇山島海域較深,投礁的改造成本,按經驗看,每畝一般在3萬元左右。公司擬採用海底養殖器,每個直徑8米,一畝投一個,每個造價3.5萬元,目前已經投了20多個。成本較投礁略高,但我們預計單産會提升,此外還節省採捕成本(養殖器可以充氣浮起)。對於北參南養,我們認為南方參由於品質的差異,很難成為主流品種, 北參南養的苗種成本及疾病控制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海參消費中,酒店消費及禮品渠道分別佔70%和20%,對價格勿需過於擔心。

  買入評級。基於公司海參捕撈量及海蜇盈利水平,預測公司2011-13年凈利潤分別為2.2/3.4/4.6億元, 增發後攤薄EPS 分別為0.30/0.47/0.63元。公司未來兩年利潤釋放動能充分,蘇山島海參養殖彈性較大,維持買入評級。

  東方海洋:海參養殖達産,三文魚貢獻逐步提升

  東方海洋 002086 農林牧漁類行業

  研究機構:宏源證券 分析師:胡建軍 撰寫日期:2012-03-06

  三文魚養殖成功。歷經20個月的魚卵孵化、牟平淡水養殖、煙臺開發區大季家海水養殖,目前公司2011年2月入池海水養殖的三文魚普遍已經長到了2-3公斤,我們判斷公司三文魚養殖已經成功。公司三文魚品種為洄遊型大西洋鮭,目前存池三文魚約60萬尾,其中20萬尾是11年2月入海水池的,已養殖了12個月,達到了活鮮銷售標準,另外40萬尾養了3個月。從前期養殖過程看,魚卵到淡水養殖週期8個月,期間長到70克。三文魚對養殖環境要求較高,最適宜水溫12-16度,大季家水溫及地下深海水質具備得天獨厚的養殖條件。

  三文魚2012-13年利潤貢獻率逐步提升。公司存池達到鮮活銷售規格的20萬條三文魚絕大部分將在年內銷售,按3公斤(挪威進口切片三文魚每條7公斤左右)的規格計算,年內有望銷售540噸。活鮮三文魚,公司在國內是唯一的供應方,目前價格在每公斤120元左右。按40元每公斤的養殖成本核算,公司三文魚養殖毛利率約66%(盈利預測假設110元每公斤)。從銷售渠道看,酒店及海鮮檔口是活鮮三文魚的目標消費群體,銷售半徑最遠能到北京。

  三文魚市場。冰鮮三文魚2008年的進口量約2萬噸,此後每年保持了約20%的進口增長速度,我們判斷目前國內三文魚的年消費量達到3-3.5萬噸。按照公司目前投放市場的規模,其在三文魚總消費量的市佔率不會超過3%,未來空間依然很大。

  維持增持評級。基於12-13年三文魚銷量540/900噸,及海參捕撈量11-13年850/1200/1500噸,我們預測公司2011-13年凈利潤分別為0.96/1.47/1.92億元,現股本EPS分別為0.39/0.60/0.79元。公司未來兩年增長較為確定,且有意願和能力獲取新的海域,維持增持評級。

  華英農業:産業鏈漸趨完善、出口歐盟為大概率事件

  華英農業 002321 農林牧漁類行業

  研究機構:日信證券 分析師:趙越 撰寫日期:2012-03-07

  盈利預測、估值及投資評級

  根據我們的盈利預測,公司2012年、2013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444.56百萬元、3364.63百萬元,分別同比增長45.00%、37.64%。

  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31.67百萬元、185.81百萬元,分別同比增長54.52%、41.12%,基本每股收益分別為0.89元和1.26元,對應2012年、2013年的市盈率為18.62倍、13.15倍,首次給予“推薦”評級。

  新希望:業績符合預期,成長仍可持續

  新希望 000876 食品飲料行業

  研究機構:招商證券 分析師:黃珺 撰寫日期:2012-02-01

  公司發佈業績預增公告,完全符合我們此前的預期。公告預計全年凈利潤23.50-28.70億元,同比增長306%-396%,EPS1.35-1.65元,此前重組完成後我們最先將EPS上調至1.61元。

  業績大幅增長主要來自於並表以及民生銀行的高速增長。六和集團(含六和股份)的三大業務板塊為飼料、養殖、屠宰。飼料板塊由於存欄量的逐步回升,景氣度也不斷提升,養殖板塊雖四季度雞鴨苗價格出現較大回落,但全年養殖板塊利潤仍超預期,我們預計並表代來的利潤貢獻約16.5億,民生銀行投資收益約10個億,較2010年增長超過50%。

  大像是否還能夠跳舞?重組後的新希望六和是名副其實的農牧業巨無霸,鴨産業鏈的全球第一,雞産業鏈全國最前列,飼料成為全國第一全球第三,並且遠遠超出第二名,那麼它是否還能夠保持高速增長?我們認為凈利潤20%左右增長完全可以持續,增長點有二:一、新區域,主要看模式複製,新希望六和11年飼料銷量約1300萬噸,雖遙遙領先於第二名,但尚不到全國飼料産量的10%,並且超過一半的銷量來自於山東市場。我們認為“密集布點、微利經營”的模式,是公司成立以來能夠快速發展的靈魂,也是未來公司能夠在河南、河北、東北市場迅速提升的重要法寶,而這一模式看似簡單別人卻難以複製,其關鍵在於成本控制。二、新方向,主要看豬産業鏈放光,相比禽産業鏈,豬産業鏈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目前新希望六和僅是在豬料的銷量上取得了行業的第一,在整體産業鏈的建設方面還有巨大空間,比如説種豬的繁育規模、東北地區的産業鏈建設、與養豬農戶合作模式的改進以及千喜鶴屠宰和河北生豬養殖業務的融合,預計未來豬産業鏈利潤的增長速度有望達到30%以上。

  預計11-13年EPS分別為1.61、1.92和2.30元,其中民生銀行投資收益為0.57、0.73、0.85元,農牧業務為1.03、1.19、1.44元給予銀行7倍和農牧業務20倍PE,一年目標價28.91元,維持強烈推薦-A評級。

  風險提示:整合與管理難度大;食品安全問題。

熱詞:

  • 海參養殖
  • 買入評級
  • 中央一號文件
  • 基本每股收益
  • 敦煌種業
  • 業績快報
  • 東海證券
  • 廣適性
  • 種業公司
  • 上證綜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