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專家稱新股發行制度不徹底 能否抑制三高有待觀察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9日 09: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財經》(博客,微博)綜合報道】

  2012年4月1日,證監會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意見稿首次引入個人投資者為詢價對象。

  據華夏時報報道稱,有專家表明此次改革力度有限。徵求意見稿通過擴大機構的網下配售比例,解除三個月解禁期,賦予了僅佔20%席位的機構投資者以更大權利。大多數機構都是用別人的錢參與新股詢價,80%的中小投資者只能接受高價發行,利益受到損害。

  散戶被代表成過去

  此次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可謂亮點頻出,不僅首次提出了“進一步推進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發行制度建設”,提前新股預先披露時點,同時,強調“過程監管”,並加大發行人的責任。

  其中,首次引入個人投資者為詢價對象成為最大亮點。《意見稿》指出,除了目前有關辦法規定的7類機構外,主承銷商可以自主推薦5-10名投資經驗比較豐富的個人投資者參與網下詢價配售。主承銷商應當制定推薦的原則和標準、內部決定程序並向證券業協會備案。

  而發行人、發行人股東和仲介機構不得利用關聯關係或其他關係向推薦的個人投資者輸送利益,或勸誘推薦的個人投資者抬高發行價格。

  對此,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欣喜不已。他指出,能夠引入個人投資者為詢價對象顯示出此輪改革的力度和決心。此前,證監會召集多位學者建言獻策,監管部門能夠將大家的意見採納表明管理層確實想為市場做些事情。

  不過,在一些機構人士看來,個人投資者儘管可以參與,但是對整個詢價過程影響有限。申銀萬國分析師劉均偉指出,個人投資者追求絕對收益,報價較為謹慎,但是其作為增加的詢價對象數量佔比很小,難以影響最終定價。另一方面,個人投資者定價能力也尚待考驗。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引入國際上的存量發行制度亦超出市場的預期。《意見稿》指出,在首次公開發行新股時,推動部分老股向網下投資者轉讓,增加新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數量。持股期滿3年的股東可將部分老股向網下投資者轉讓。

  效果有待觀察

  此次徵求意見將行業的平均市盈率作為重要的定價參考。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此輪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不乏創新思路,但是能否抑制發行中的三高還有待於觀察。

  “這些舉措都是此前市場預期的結果,不過,意見稿只是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在具體操作的細節上並未給出明確規定,比如存量發行制度的具體操作、對炒新的具體監管措施等。能否執行還需要時間。”一位上市券商投行負責人直言。

  對此,曹鳳岐直言:此次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並不徹底。對於從嚴信息披露和引入個人投資者為詢價對象兩點看,改革力度很大。而對於擴大機構網下比例和解除三個月往下鎖定期有很大質疑。

  劉均偉指出,引入存量發行主要考慮到增大市場的供給,從而對三高有一定的抑製作用。但存量發行的規定還有待細化,同時引導詢價對象合理報價方面還需二級市場的配合。

  小調查

熱詞:

  • 新股詢價
  • 新股發行
  • 個人投資者
  • 發行價格
  • 發行制度
  • 抑製作用
  • 存量發行
  • 制度改革
  • 意見稿
  • 網下配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