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北京七環”:香河退房潮調查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5日 10: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香河退房潮調查

  本刊記者/黎廣(發自河北香河)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週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0元團購價值20萬的豪宅,地點在北京七環。”

  2010年,國內某團購網站曾經刊登了一則這樣的廣告。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標注為北京七環的地址和號碼都屬於河北香河縣,更重要的是,七環的概念僅僅停留在學者的學術性建議裏。

  2009年、2010年,當北京等一線城市房價快速上漲之下,環首都經濟圈概念被高調拋出,毗鄰北京的河北省涿州市、香河縣、固安縣等市縣區域的房價在北京的帶動下應聲而漲。

  為了吸引北京的買房客,遠在香河的開發商不得不在廣告詞上費煞苦心,雖然顯得不著邊際。

  房價推動之下,香河大規模的圈地造城,甚至一度被國土部調查,2012年3月開始,隨著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房價仍不滿意的呼聲,香河的樓市開始露出退潮的端倪。

  “逃離”北京

  和五年前不同,王立萍的北漂夢想處在破裂的邊緣。

  3月25日,週末,在西四上班的王立萍起了個早,從方莊趕到國貿,這裡有到香河的公交車。和往常一樣,在上班高峰期通往市郊的公交上總是顯得門庭冷落。

  她毫不猶豫地往第一排的座位上一靠,公交經過通州的時候,上車的人逐漸增多,一路上,她為人讓過座,還美美地補了一覺,醒來以後,還是沒到香河。這一路花掉了她兩個小時的時間,終點是她越來越不喜歡的新房。

  這是香河縣迎賓路上拔地而起的新小區,小區門口條幅上的歡迎字樣已經褪色,但仍依稀可見“嶺郡one”。小區2011年11月初已經交樓,但在入口顯眼的地方,仍然貼著“通知”,內容是某某號樓的高層有水,業主可以安裝水錶。

  王立萍説,除了沒有通水以外,剛過去的冬天也沒有供暖,“好在小區還沒人住。”王立萍指著小區裏僅存的幾條水泥路面發著牢騷,“小區裏甚至還有挖掘機在工作,怎麼就忽然交樓了?對我們來説,這太不公平了吧!”

  這樣的説法得到了張子霞的認同,這位早已在北京安家的生意人,回憶起購房過程,同樣憤憤難平。

  時間回溯到2011年3月4日,考慮到21歲的女兒能在北京工作,以及讓17歲的兒子能到北京讀書,張子霞帶著一家人到香河看房。在看過幾家樓盤以後,“嶺郡one”廣告吸引了她,除了碧水藍天和漂亮的大樓外,還有一句:“買一送一”,當時“嶺郡one”的樓盤價格在香河是最貴的,超過6000元一平方米。但張子霞還是決定買下來,“我想著要買就買好一點的,加上售樓的人説買房可以把所有直系親屬的戶口遷到香河,於是當時就交了兩萬元訂金。”

  張子霞相信一分錢一分貨,當然, “買一送一”的優惠也讓她動心。

  10天之後,張子霞帶著錢再次來到“嶺郡one”,辦理手續以前,她一再追問銷售人員“買一送一”究竟是送的什麼?“他們説如果付全款,就送一間地下室。”她想著付全款還能打98折, 就一次性交付了40多萬的全款,買下了該小區11號樓5層西邊的單元。在另一張顯示小區地下室的圖紙上,屬於她的那間房子,也簽上的她的名字。

  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是一件舒心的交易,但生活的變數總是在最不起眼的時候悄悄降臨,

  就在張子霞交完房款,走出售樓處,剛到在建的小區門口時,她接到電話,話筒那一頭傳遞給她的信息是:您的女兒超過18周歲,戶口無法落入香河。言之鑿鑿。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張子霞隱隱有一種被騙的感覺。

  退房潮背後

  這種感覺在當年11月15日應驗了。按照售樓處給她的通知,她在當天11點半趕到了“嶺郡one”的售樓處辦理收房手續。在張子霞的印象中,應該是先看房,然後開始辦手續。“但那天他們不讓我們看房,叫我們直接辦手續,而且他們也無法提供第三方的驗收報告,所以我們當時不肯簽字,衝到小區裏面看。”

  張子霞回憶説,當時的小區裏亂的沒辦法下腳,安裝樓宇對講機的地方是一個空洞的窟窿,水電都沒有通,燃氣也沒有通,供暖也沒有,“有個小夥子,看到入戶的大門不是很結實,就往裏一推,門就壞了,售樓的人跟我們説,讓我自己換防盜門。”此時的張子霞已然覺得事情不對。

  更令她想不到的是,銷售人員告訴她,原本“買一送一”的地下室已在之前給了其他住戶了。

  憤怒的張子霞沒有簽字,開始要求退房,同樣要求退房的還有23戶人家,絕大多數都來自北京,在找了開發商和當地政府,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後,他們開始起訴開發商。

  張子霞説,在這23戶業主的統計下,發現在“嶺郡one”,要求開發商退房的,超過了100戶。

  在香河,這種現象並不止一處。距離“嶺郡one”不足500米的“塞納城邦”也有著類似的情況。

  倉促交房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香河某大型樓盤的高級銷售顧問張文強向《中國新聞週刊》介紹,從去年房價下跌開始,香河幾乎每個樓盤都出現了退房現象。他説,儘管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房價下跌,但更多的原因還是地産開發時的各種“小動作”。

  張文強指著遠處的兩棟高樓説,“那個樓盤叫雀喜,曾經遇到了成群結隊的退房業主。”張表示,雀喜因為在17樓的樓頂上加蓋了5層,導致加蓋部分的業主無法辦理産權證。此外,緊挨著雀喜在建的四星級酒店,影響了雀喜的採光和視線。“最重要的是,香河很多項目的土地有問題。”張文強説。

  事實上,香河近幾年的地産發展,一直未與土地糾紛撇開關係。

  2011年5月,萬科集團陷入了當地的一宗土地糾紛案中。根據當時新華社報道,當年1月份,萬科集團、五礦建設集團、河北建設集團與香河縣政府簽約,將在香河縣聯手打造生態型市鎮。但香河縣國土局出讓的5塊住宅用地,實際上之前已用於徵地後的回遷房安置,而非商業開發用地。

  其中,萬科所拍下的兩個地塊,其樓面價僅為600元/平方米。

  據新華社調查,香河縣從2008年以來,打著城鄉統籌、建設新農村的旗號,通過“以租代徵”等方式,大規模“圈佔”耕地。當時,香河縣常務副縣長淩少奎承認違規、違法佔用土地4000多畝,而據農民反映,政府違規圈地高達萬畝以上。

  這一項目在同年7月末被叫停,與項目同期下馬的,還包括香河縣縣長等當地9名官員。

  香河困境

  在2010年12月27日,國務院曾發佈《關於嚴格規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試點切實做好農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國發201147號),通知中要求,堅決制止以各種名義擅自開展土地置換等行為以及嚴禁盲目大拆大建和強迫農民住高樓。

  一紙文件並沒有阻擋住香河的巨變。

  在2005廊坊市香河縣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到,當年香河全縣的生産總值完成61.5億元,同年的財政收入完成3億元。而在2011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全縣竣工以及在建億元以上的項目已經達到了106個,總投資460億元。

  大規模發展的背後,隱藏著圈地帶來的巨大矛盾。

  2011年末,香河蔣辛屯鎮小馬坊村曾發佈公開信,該村200余村民摁手印,明確提出要求審查三強集團倒賣土地行為。公開信表示,村民獲知耕地被三強囤積倒賣,農民失去耕地後,如再想耕種,必須向三強公司申請簽署《土地流轉承包協議》,三強拿出200余畝地供小馬坊等村村民承包。承包期分17年和50年兩種,最長為自2011年起到2061年止。

  據悉,三強這一以租代徵蓋廠房轉租外來企業的操作手段,被當地官方譽為“內外嫁接,本地企業為外來投資者築巢的雙贏的辦法”被迅速推廣。據《河北日報》報道,到2003年,香河縣以這種租賃形式建造的廠房面積已達3萬多平方米。

  香河縣政府的一位幹部也曾向媒體表示,不算轉手的地畝,僅僅三強公司自己開發的商品房面積,十年來便多達四五百萬平方米。

  目前,隨著退房潮的出現,香河早年瘋狂圈地的遺留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香河縣政府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向《中國新聞週刊》證實,在縣委領導班子調整以後,所有的項目都已經被叫停,“但遺留的問題,解決起來總需要一個過程”。

  3月27日《中國新聞週刊》在香河調查時,仍有大量業主分別在香河縣委以及人民法院上訪。

  上述官員告訴《中國新聞週刊》,“縣委事實上對退房事件多有壓力,畢竟房價下跌,對於投資炒房的人來説,不能説虧錢了就賴賬。”儘管如此,香河縣人民法院一位趙姓官員向《中國新聞週刊》證實,目前縣裏已經聯合法院、房管局等相關部門,著手研究退房方案,“但具體政策仍未明朗”。

  張文強承認,在過去的幾年裏,香河的地産發展已經到了瘋狂的程度,從産權到土地到資金,都存在一系列矛盾。但他對於買虧了就退房卻有不同的看法:“我們這裡的房價也跌了,雖説有業主提出退房,但最後並未堅持,畢竟房價漲落也很正常。”

  “這樣下去,不少開發商都要遭殃。”3月26日傍晚,在香河新華大街,一位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的項目負責人向《中國新聞週刊》抱怨。“這個市場冷清得讓人害怕,現在我們的樓停工了,總工覺得這邊沒什麼事,也是隔三差五的才來一趟。”

  在香河,四處林立著已經拆去腳手架的高樓,它們都沒有竣工,裸露在外的水泥面,在夕陽下顯得沉默和無助。 ★

熱詞:

  • 退房
  • 七環
  • 樓面價
  • 買一送一
  • 嶺郡one
  • 樓盤價格
  • 中國新聞週刊
  • 通知
  • 香河縣
  • 小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