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外匯局數據:國際收支漸趨平衡 結構調整顯成效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2日 08: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融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了2011年第四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數據和《2011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情況顯示,我國國際收支在多年面臨巨大順差後漸趨平衡。業內專家表示,這意味著隨著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

  調整涉外經濟政策力促國際收支平衡

  有關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我國在外貿、外資和外匯領域不斷調整和完善相關政策,促進國際收支狀況進一步趨向平衡,取得了顯著成效。

  去年以來,國家積極主動調整涉外經濟政策,力促貿易平衡和結構升級。在直接投資和金融政策上規範和引導並重,雙向合理髮展。允許境內機構以人民幣對外投資、境外投資者以人民幣到境內開展直接投資,明確商業銀行開展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條件,支持企業“走出去”。允許境內金融機構到香港等境外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在外匯管理政策上,穩步推進進出口核銷制度改革,降低企業和銀行財務成本;將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推廣至全國,便利經濟主體持有外匯等。

  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經常項目順差較上年下降15%,與GDP之比為2.8%,較2010年下降1.2個百分點,經常項目順差與GDP之比降至2005年以來最低水平。歐盟2011年12月出臺了旨在提高經濟財政一體化程度的“六項規則”,其中一項預警指標是經常項目逆差與GDP之比不應超過4%,順差佔比不應超過6%。

  業內專家認為,我國經常項目順差與國內生産總值之比已經顯著下降,今年以來這一比例進一步下降,國際收支向均衡狀態進一步趨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余斌表示,去年貿易順差佔GDP的比重已經下降到3%以內,今年這一比重會進一步回落。

  匯率雙向波動增強 有效匯率進一步升值

  統計顯示,2011年,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日間最大波動(最高價—最低價)日均為96個基點,9月下旬以來,更出現了人民幣對美元跌停的情況。對此外匯局表示,交易價跌停不等於人民幣匯率貶值,去年四季度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升值了0.9%。同時,在跌停價位上央行拋售外匯儲備,向市場提供外匯流動性,這不同於股票跌停時有價無市的情況。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周景彤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發達經濟體不斷地釋放流動性、歐債危機總體可控、中國經濟‘硬著陸’擔憂逐漸消退的背景下,2012年資金更可能一改去年底外流的局面,重新回流中國。我認為,人民幣匯率升值將進入平臺期,匯率波動的彈性增加。”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數據,2011年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名義有效匯率累計升值4.9%,扣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實際有效匯率累計升值6.1%;2005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累計分別升值21.2%和30.3%。

  周景彤表示,隨著人民幣匯率向均衡水平逼近,波動範圍的放寬,全年人民幣匯率走勢可能形成有升有貶、雙向波動的局面,這將對對外貿易、資本流動和貨幣政策産生重要影響。但從中長期來看,由於我國在全球經濟體中實力不斷上升,人民幣仍將處於上升通道中,只是升值的幅度會有所放緩。

  繼續提高外匯管理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外匯局日前在研究部署2012年經常項目外匯管理工作會議時強調,2012年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全力做好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工作,積極推進服務貿易、保險機構外匯管理改革,改進個人外匯管理,提升經常項目外匯管理水平;以改革為龍頭,再造業務監管流程和崗位職責設置,完善內部監督和控制,推動經常項目外匯管理轉型;強化非現場監管和監測分析,做好政策儲備和預案,防範跨境資金流動風險。

  有業內專家建議,要提高外匯管理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首先是必須堅守風險底線,構建防範跨境資本流動衝擊的體制機制,密切監測跨境資金雙向異常流動,完善應對預案。其次要以貿易投資便利化為重點,深化貿易外匯管理改革,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拓寬對外投資渠道。與此同時,進一步完善交易機制,豐富避險産品,大力發展外匯市場。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體制機制,實現儲備資産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

熱詞:

  • 經常項目
  • 外匯局
  • 結構升級
  • 國際收支平衡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