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職業投資者 獨立財經撰稿人皮海洲(圖片來源:和訊網)
本文章內容為作者應和訊網專欄之邀,獨家授權和訊網發佈。和訊網邀請各界名家開設專欄,為讀者提供趣聞博見。敬請讀者關注更新。
針對創業板公司上市後業績變臉以及業績增速大幅度下降的現象(創業板公司業績增速已從2010年的37.6%回落至2011年的13.88%),日前深交所發文表示,要正確看待創業板公司的規律和成長性。深交所表示,中小企業上市前後的業績增長普遍存在“耐克曲線”特徵,即上市後一兩年業績增長滯緩,甚至下降,而3-5年時間之後又恢復高速增長的態勢。
深交所對創業板公司規律和成長性的解釋可謂是用心良苦。儘管“耐克曲線”的説法是在掩蓋什麼,但如果那些業績變臉公司真的能夠在3~5年後恢復高速增長態勢的話,那也算是不錯的結局。但實際上,能出現這種局面的公司並不多,如果創業板退市制度能夠從嚴執行的話,也許5年後不少現在已經發生業績變臉的公司,屆時已經“不在人世”了。
明眼人都知道,“耐克曲線”的説法其實是在回避創業板公司的包裝上市問題。所謂“大部分創業板公司由於起步階段資源有限,一般都集中于單一業務、單一區域、單一産業環節或單一客戶,時刻面臨著行業波動、區域市場萎縮、上下游環境變化等外部衝擊,業績容易出現起伏。同時,公司發展中也容易遭遇瓶頸,如單一業務的公司會受制于細分行業市場的飽和,單一區域的公司業務會受限于區域的市場容量等等,業績也會因此出現下滑”,這些其實都是創業板公司為自己的業績變臉尋找的藉口。畢竟目前創業板公司平均創業史已超過10年。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業公司了。這些公司之所以上市後出現變臉,實際上跟公司的發展並沒有太多的關係,而是跟公司上市時的過份包裝存在密切關係。很多創業板公司原本只是一些平庸的公司,但為了能夠獲得上市資格,為了能夠高價發行,因此在上市時一個個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一個個都成了高成長的公司。而一旦上市成功,這種包裝的高成長也就難以為繼了,紛紛露陷。這才是創業板公司上市後業績變臉的真實原因。如果管理層有此恒心的話,不妨把每一家近年來上市的公司都查一遍,看看有幾家公司是沒有經過包裝的。可以説,很多公司上市後業績變臉的禍根,在上市之前就已經埋下。
當然,如果創業板公司能夠在經過3~5年的低迷後恢復高速增長態勢,這樣的公司應該還是很不錯的公司。不過,那些業績變臉的公司在3~5年後能成為這種高速增長的公司,在數量上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公司將會因此而腐爛下去。因為這些創業板公司在上市之後還面臨著兩大風險,這兩大風險是很多公司的一場災難。一是高管的套現甚至是辭職套現。創業板公司一上市,持有公司股份的高管及大股東們一夜暴富。尤其是大股東們,一個個成了億萬富翁甚至是幾十億的富翁。擁有如此巨大的一筆財富,這些老闆們世世代代都花不完,何必還要受創業之苦。所以,套現就是這些老闆與高管們的最現實的選擇,尤其是一些高管甚至不惜辭職套現。而當這些高管套現一空,公司老闆也套現得差不多的時候,公司發展走向何處去,這就成了這些公司必須面對的問題。
不僅如此,創業板公司股票發行時,募集了大量的資金,尤其是獲得了大量的超募資金。這些超募資金很可能成為這些公司發展的一大災難。一是盲目向外擴張,並最終成為企業發展的包袱。二是高溢價收購公司大股東或關聯方劣質資産,向大股東或關聯方進行利益輸送,而高價購進的劣質資産,最終同樣成為公司的包袱。公司因此被拖累。
所以,作為投資者來説,確實需要“正確看待創業板公司的規律和成長性”,對創業板公司可能遭遇的投資風險,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皮海洲:職業投資者,獨立財經撰稿人。1993年入市,十九年的股市磨練,練就了對股市獨到的眼光與見解。所寫文章以政策、時事熱點評述、股票炒作心得為主,以反映中小投資者呼聲為 己任,著有《輕輕鬆鬆炒股票》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