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重慶市非公有制經濟佔據生産總值的“大半江山”。昨日,記者從市統計局獲悉,2011年重慶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突破6000億元,佔全市生産總值的61.7%。
近年來,我市啟動微型企業創業扶持管理辦法和培訓計劃,建立微型企業創業平臺,推動全民創業。在結構調整中,加快電子信息、汽車摩托車、天然氣石油化工、裝備製造、材料、高技術、輕紡食品等産業集群的發展,力帆、小康等一大批非公有工業企業在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非公有工業的引擎和主導作用進一步增強。
同時,去年全市有世紀遊輪、福安藥業、梅安森等5家非公企業成功上市,使上市的非公企業達到23戶,佔全市上市企業總數的50%。增強了非公企業的融資渠道和能力。
在一系列政策的助推下,去年我市非公經濟總量實現增加值6175.01億元,增長19.3%,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72.0%。而其中非公有工業實現增加值3472.57億元,佔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的56.2%,對全市非公經濟的貢獻率為59.7%。
另據了解,在非公經濟發展中,外商港澳臺經濟持續“領跑”。隨著投資軟硬體環境不斷優化,外資吸引力逐漸增強,去年,我市利用外資總額首次突破100億美元,達到105.79億美元,增長66.1%,居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