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李書福魯冠球們代表中國汽車的未來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8日 15: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自主品牌轎車的發展真正是在2000年之後,這是我們享受了10年爆發期增長的紅利,享受了多年沉澱下來市場潛力。那麼到了世界産銷量第一的時候,可能進入一個新的調整時期,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所以這時候盤點一下2011年和今年一季度的市場表現,可能擔憂的更多。

  首先我是有信心的,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對於自主品牌來説,此時此刻,信心是最為重要的。兩會期間,汽車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開了一個座談會。大家也有些擔憂,認為很多國外品牌一車難求,自主品牌可能遇到一些問題,就是我們很忌諱談産能過剩,但是很明顯我們的能力放空,這一點不要否認。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自主品牌到底怎麼做是很大的挑戰。但我首先談要有信心。

  目前,從産業、社會,特別是企業家中,有一種擔心:我們花了這麼大力氣,經過這麼多年,我們這麼艱苦的跋涉,我們和國外品牌相比,在各個方面我們不佔優勢,而且我們整個企業的利潤,經營狀態的表現,都跟他們沒法比,這種擔憂是正常的,但大家在擔憂的同時,也表示要堅定不移地把自主品牌做下去,這時候我們有一個堅定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我們中國汽車走了將近60年,但真正的轎車生産就10年時間。自古英雄出少年。十幾年的時間我們佔據了轎車將近三分之一的國內市場,我覺得足以自豪。其實日本、韓國歷史上都有高速發展的時期。日本可能是1950年代,韓國是1970年代。有過高速的發展,也遇到過滑鐵盧。

  中國在十幾年的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多少年的時間,也遇到這樣的問題不足為怪。所以我認為我們的表現已經足夠的好,應該堅定我們的信心。

  産業化的時代很快到來

  我看了一些歷史資料。1978年我們和桑塔納合作的時候,當時沒人跟我們合作,我們要打開國門。因為那時候轎車還不是私人消費,主要是公務車。我們滿足不了,所以想找一個合作夥伴。找美國,美國不理我們;找日本,日本不理我們。那時候大眾考察中國以後,最大的問題就是零部件的基礎。我們必須要國産化,不國産化就沒有辦法解決外匯平衡。那時我們國家外匯儲備有1.8億美金,現在我們是世界第一了。所以我們必須創匯。但是我們的國産化率起步的時候只有3.5%,只有輪胎和標牌少數幾個零件,絕大多數我們採購不到。

  今天,我們的發動機、變速箱、車身、內飾,大部分能夠自主。我們已經有足夠快的進步,我們應該為取得跨越式的進步而驕傲。就發動機來講,我們在接受國外最新的理念。比如乘用車的缸內直噴、分層燃燒、多點噴射的等等,我們都在開發,幾乎和國外同步。

  我們前幾年沒有想到自動變速箱的時代來得這麼快。現在我們不管是DCT、CVT還是AMT的我們都在做。我相信産業化的時代很快就會到來。包括我們的軟肋汽車電子技術,也有一批企業家挺身而出。所以我們的進步很快,十多年的時間跨越式的發展,背後是中國汽車産業自主品牌有可能在做大的基礎上做強。

  我們經常拿本土自主品牌與歐美作比較,歐美包括日韓跟我們有很大不同。首先,他們的産業基礎好。第二是社會工業化程度高。這兩點決定了他們的起點比我們高。而我們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汽車是一個時代的象徵,絕不是汽車産業本身。車身有金屬冶金行業的配合,電子産業、化工産業、設計等36個産業。大量零部件也需要專用機床,需要現代的裝配製造業的支持。所以我們跟歐美、日韓是不一樣的。

  以德國為例,德國有寶馬、大眾、奔馳,同時有一大批世界最著名的機床廠。另外有西門子、博世、大陸這樣的汽車零部件廠,我們確實在這方面落後。另外從産業組織結構看也有差距,他的中小企業、産業鏈、生態鏈是很健全的。我們缺少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所以面臨金融危機的時候德國很從容,他的産業結構相當好。

  第三,他們是放開的市場,一開始就鼓勵轎車。中國是政策環境變化很大的國家,甚至在2000年之前政府是不引導、提倡和鼓勵私人消費的。這是市場驅動力最大的不同,為什麼我們享受十年的市場紅利,這是壓抑的結果。所以從基礎環境、政策等諸多方面我們和他們的起點不一樣,這是我們今後要抓緊工作的。

  差距沒有拉大

  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相比,從整車系統集成的角度來説差距絕對沒拉大。這個要堅定不移。比如安全,節能環保,我們現在幾乎能跟上國際標準。正面碰撞我們也能撞出五星。變速箱和發動機的技術,這些都沒有拉大。排放標準我們也在執行歐五。2001年北京開始實行歐一標準的時候我們不敢,那還是化油器的時代,我們不接受電噴,當時企業的反應特別激烈,我們還代表行業和北京市政府交涉,延緩國一的推行,現在我們都是以平靜的心對待國五。總體上看我們沒有落後,距離在縮小。

  汽車造型,以前我們沒有造型師。現在我們有了自己一批造型師,也舉辦了四屆全國造型設計大賽。包括大學生、企業、華人,對造型的概念很強烈。現在很多新車都融入了中國元素,令人鼓舞。原來都説小改型,現在我們也能做到大改型。這是不簡單的。

  另一方面,國際交流。十年前雖然我們建立了一批合資企業,但總體上我們的産業和國際上還是隔得很遠。我們鮮有比較好的比較大的有影響的國際活動。現在完全不同。以我為主,對外開放,合作交流,技術上的合作已經成為常態,我們現在不缺國際合作的理念和人才,我們已經形成這樣的習慣。

  第四,人才。幾乎我認識的海外的華人工程師都願意報效祖國,這也是很大的不同。在這裡有事業,有施展創新的機會。現在,技術上我們有了自己的領軍人物,有了以海外人員為主的團隊。

  另外,現在我們跟國際距離縮短的還有體制機制。一批民營企業進入汽車市場,如果沒有李書福,魯冠球們,我們中國汽車會怎麼樣?

  中國要成為強國必須要有世界性的大企業,大企業家。現在魯冠球很成功,收購了這麼多國外的零部件廠,而且進入了他們的領域。李書福居然能把沃爾沃收購,而且最近達成了技術協議,據了解是發動機的技術、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和小型汽車的技術都要轉移。

  遼寧的新風,搞高壓共軌,投了幾十個億,從電裝、博世、德爾福聘請了一些專家。還有濰坊的盛瑞8AT自動變速箱,和英國的裏卡多合作,這麼多錢往裏砸,搞核心部件,這是體制創新的結果,我們國有的可能做不到。遼寧的新風搞高壓共軌,這是被博世壟斷的,但他敢往裏進。所以我覺得李書福魯冠球們、盛瑞和新風,可以代表中國汽車未來的發展方向。

熱詞:

  • 魯冠球
  • 李書福
  • 汽車造型
  • 汽車電子技術
  • 汽車市場
  • 發動機
  • 造型師
  • 車身
  • 高壓共軌
  • 私人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