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理財週報記者 張偉湘
10年前,網絡剛剛興起,網友笑稱,不知道自己的網友是阿貓還是阿狗。現在的香港市場也一樣,作為一般投資者,你很難判斷你的“對手”究竟是人還是機器。
知名研究機構CIRC旗下的通訊曾統計,美國有超過80%的投行已漸漸背離傳統的宏觀研究,而在短期或中期交易中大量採用程式交易。這種由計算機主導的交易曾導致2009年和之後的幾次美國小型的股市“熔斷”。事實上,香港也是如此,記者曾目睹太多的交易室採用頂級設備,聘用一流的軟體人才。一位法資銀行的衍生品部老總坦言,軟體設計師的薪資往往還高於一線的交易員。
“你看,前年新買的設備可能今年又要換了。我幾次提醒公司,不要使用XX品牌的電腦。”老總越説越激動。可不,就在幾個月前,這家投行的香港公司交易中出錯,幸虧主管及時發現,否則,那有可能是上億港元的損失。
對於投行來説,現在比的就是交易的硬體和軟體,交易速度不再以百分之一秒計算,而是千分之一秒。不過,弊端也非常明顯,細心的投資者也許能發現,某種投資産品,當它的價格跌破某個水平時,拋盤就會蜂擁而出,成交量會瞬間急劇擴大。毫無疑問,這就是程式交易的結果:太多的機構在同樣的價位設置了止損盤。
圈內人都知道,香港有兩家機構,不論是個股的報告,還是程式交易,都是最頂尖的。一家是高盛,一家是摩根士丹利。曾經有一段時間,記者對摩根士丹利(大摩)如何判斷公司的估值很感興趣。只要你仔細對比,不論是大摩的前董事總經理,現在設立了地産投資機構的卓百德(他可是地道的老外,卓百德是他的第一個中文名),還是出身於大摩的謝國忠,他們對經濟乃至股市的看法幾乎完全一致。
可以想見,大摩應有一套獨門的分析邏輯和程序。但是,幾次與摩根的朋友套近乎,卻沒有問出個所以然,可能是內部保密制度的限制吧。
於是,只能自己研究。久而久之,發現投行的研報和某種程式化的交易確實有千絲萬縷的聯絡。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對於個股的目標價,不少投行會精確到分,諸如2.63港元、1.95港元之類的。你很難想象,在這個模糊的世界,還有如此精確的事情,況且還是預測。
但是,事實卻是如此。記者發現,符合程式交易某種模式結果的大致有這三類股票:一類是投行密集推薦的,如果某只股票此前默默無聞,而近期有很多投行給予其評級和目標價,它就有可能是黑馬;另一類是流通市值較大的,近期100億港元市值的股票毫無疑問非常活躍;還有一類是近一年來跌幅較大的,換言之,有很大的反彈空間。
而哪種計算模式比較準呢,又套用了不少傳統的分析方法,發現最常用的“費波納契黃金分割”和“二分之一法則”用在大盤股上準確度較高。
“二分之一法則”可是當年台灣“股市教父”胡立陽在華爾街的制勝法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