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國企與資源價格改革決定著轉型力度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3日 09: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有報道稱,國資委正在制定一份“十二五”央企注資規劃,電力、軍工等行業的相關央企有望通過國資委實施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獲得注資。據悉,國資委即將向五大電力集團和兩家電網公司注資100億元。具體分攤到每個集團不到20億元,可能對緩減火電企業的行業性虧損作用不甚明顯。

  由於市場化的煤炭價格不斷上漲,而上網電價受到直接管制,夾在上下游之間的中國發電企業存在著行業性虧損,資産負債率居高不下。這一現象涉及了兩個問題:其一,究竟有沒有必要為國有企業年復一年的提供財政補貼;其二則是資源價格改革,應不應該放開價格管制。

  中國一些資源性的國有企業承擔著宏觀調控的全局性任務,經常以此為藉口獲得鉅額的財政補貼,這在電力、石油化工、糧食等行業普遍存在。但總體上,中國國有企業似乎近些年利潤與規模急劇膨脹,尤其是金融、通訊等行業。事實上,國有企業這些年的好成績來自國家隱性的補貼,一份國內機構的研究報告稱,國企的資産擴張和賬面利潤主要來自於稅收、信貸、資源租等隱性補貼,2001年-2008年間這三項補貼總計高達6萬億元,而同期國企的利潤總和只有4.9萬億元。顯然,國企的紅利不過是幻想。

  中國國有企業的賬目上的規模與利潤膨脹,並非源於其競爭效率的提高,而是坐享中國市場化改革的紅利。在1990年代國有企業改革完成以及加入世貿組織之後,中國以非公企業為主的增量市場繁榮起來,這構成了對上遊資源的巨大需求,一些處於資源壟斷地位的國有企業毫不費力的享受了這種資源增值帶來的二次分配過程,相關産業管制、信貸優惠與稅收補貼政策鞏固了國有企業地位。

  在這個過程中,人民幣匯率面臨越來越大的升值壓力。因為中國的發展動力源於出口,即通過壓低資源價格以及低廉的人工成本,維持著所謂的“比較優勢”。中國試圖通過匯率的漸進式升值與資源價格改革的雙向運動來恢復匯率的均衡,並改善經濟結構。資源價格改革無疑有利於控制資源的國有企業,而這種資源價格上漲的長期性與全球性,導致國有企業進一步加強了對資源領域的壟斷,尤其是在煤炭領域出現一些“國進民退”現象。

  但是,在下游價格管控方面,電力與石油存在兩種不同的命運。石油製品緊隨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上漲,其價格生成機制甚至有“只漲不跌”的嫌疑,這是因為石油對下游的影響是分散的,除了物流、化工等行業,相當一部分消費者是私家車主。而電力的主要客戶是製造業企業,電價的上漲對“中國製造”的成本構成了壓力,儘管政府想積極關停高耗能等低端製造業,但是為了穩定就業與經濟增長,仍然以財政補貼維持較低的電價。而且電價的上漲也會推動通脹,從而對貨幣政策構成壓力,利率的上漲對整個經濟造成打擊。

  我們認為,政府如果真心推動轉型,就應該考慮放開所有價格,並打破所有産業管制與國企壟斷,由市場來配置資源,提供競爭效率。不應該繼續以高額的補貼來養活國有企業,尤其是這些企業不僅沒能提高效率,反而成為扭曲資源價格並阻礙改革的利益集團。如果繼續依靠補貼和價格管制維持市場平衡,那麼,這場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遊戲最終會讓中國經濟無法承受如此大的結構性失衡與泡沫。

熱詞:

  • 資源價格
  • 國企
  • 價格管制
  • 資源壟斷
  • 電網公司
  •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 國資委
  • 比較優勢
  • 上網電價
  • 央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