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資料圖)
據中國金融網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中國提出要建立國際、國內、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有28個。如果説之前眾多城市的“金融中心戰略”只是一個停留在紙面上的構想,那麼,隨著“京滬交鋒”、“成渝暗戰”,以及“東北爭霸”格局的凸顯,中國“金融版圖”已經不可遏止地進入了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中國需不需要這麼多金融中心?美國那麼大的金融市場,我們知道的也只不過是華爾街、芝加哥這樣的金融中心。中國各地爭建金融中心現象,背後的邏輯到底是什麼?我們怎麼樣去看待這樣一個事情?我在《十問中國金融未來》這本書裏專門討論了這個問題。
第一,就我本人來説,也經常被邀請到某些地方,去研究那裏的金融中心問題。比如説,西南的重慶和成都,西北的蘭州和西安,都要成為區域性金融中心。而除上海外,北京、深圳、廣州在金融中心問題上的表述,好像都有點大同小異。我想地方上的領導,不管是在經濟專業圈的,還是在金融圈的都知道,金融中心的發展是成熟經濟的一個標誌。中國要發展市場經濟,就要發展金融中心,它的發展對經濟的增長、對GDP的帶動、對産業的調整、對就業的推動,都是有好處的。所以我認為,地方政府這個心態、本意都是好的,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因為這個問題,放在十幾年前、二十幾年前大家提都不會提。這説明大家已經充分認識到“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這樣一個重要的問題。
第二,我的老領導,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同志在當天津市市長的時候,國務院下了一個關於“天津濱海開發區綜合試點改革”的方案,讓金融“先行先試”。當時戴市長叫我去參加研討會併發言。我在研討會上説,儘管下了“先行先試”的文件,但是在我們進入21世紀之後,天津的“先行先試”,實際上不可能再像上個世紀80年代的深圳和90年代的上海那樣搞金融創新、金融改革以及推廣各種各樣新的金融工具了。為什麼呢?因為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整個中國金融市場體系,金融市場的制度框架、機構框架已經基本形成。在這些框架中,整個市場的運行機制是統一的,全國的金融市場是統一的。也就是説,上海有的金融品種,或者蘭州有的金融品種,全國各地的投資者都可以參與。
從這個意義上説,天津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再搞“先行先試”就很難了,因為不像過去的時候,市場是不統一的,信息是不靈通的。我講這個事例想説明什麼問題呢?現在全國各地都要搞金融中心,這個積極性、出發點我們大家都能理解,也都能接受,但是我們一定要看到這個大環境的變化。國家已經確立了金融戰略,到2020年要把上海建成國際金融中心,這個戰略確定了,所以很多金融資源,包括後來的金融期貨交易所、黃金交易所、全國銀聯等等都設在了上海,連中國人民銀行的第二總部都設在上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