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3日訊 中國的銀行業現在的利潤究竟存不存在“暴利”?中國銀行業協會副會長楊再平今日對媒體表示,所謂的銀行“暴利”説法實際上存在一定的炒作性。楊再平認為,這一階段銀行利潤的增長,相當程度是利息息差,但是利息差不是唯一的因素,而應該更全面地看到銀行利潤的增長是一個多元素造成的。
銀行利潤高增長是事實 對社會有五大利好
楊再平認為銀行利潤高增長是事實,其實07年以來就進入高增長階段,不過他指出,銀行的利潤高增長對整個社會有五大利好。
第一,如果銀行出問題,儘管現在國家就是一個規模不大的銀行,也都要救助的。現在銀行不要救助了,可以説未來幾年都是不需要救助的,所以不需要納稅人拿錢,不需要財政資金拿錢,這應該是個好事。
第二,銀行有利潤就有稅收。這些年來銀行業提供的稅收一直在增長,去年達到差不多6000億。此外,由於大銀行屬於國家所有的,國家佔70%多的股份,所以要分紅。這些年來,股改以後銀行累計創造2300億的利潤,國家拿了16000億。
第三個利好就是補充資本金。對社會來説,由於銀行資本充足,有足夠的撥備,它就穩定了。如果沒有的話,即使發股票,最後還是財政拿錢。
第四,銀行業盈利以後有助慈善事業。2005年以來,每年比上一年慈善事業的投入都有2-3倍,慈善的投入取決於銀行的盈利。
第五,銀行業發展好可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銀行要靠利潤,才能夠超常規地支持經濟增長,沒有利潤的增長,那是不可能的。
“銀行坐吃利息説”很片面 銀行利潤持續增長面臨挑戰
銀行究竟是不是坐吃利息?楊再平覺得這個説法很片面,首先,至少有差不多20%不是利息;既使是息差也不是憑空。“世界銀行剛剛公佈的息差,世界上十大銀行,只有3家的息差比中國的低,其他7家都比中國高,我們現在在2.5%-2.8%這個期間。”楊再平稱。
“除了息差以外,要全面分析銀行的利潤的增長。”楊再平指出,首先,銀行利潤的增長應該歸功於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就有對存款、貸款的需求。在利率沒有完全市場化的情況下,銀行只要貸出去款,如果收得回來就有錢賺。其次得益於銀行業本身的改革開放、得益於收入成本比的降低,還有應該歸功於不良資産率的降低、歸功於科技含量比較高的一些渠道和一些中間業務的發展。
楊在平指出,銀行利潤的持續增長已經面臨巨大的、嚴峻的挑戰,要更多地關注銀行可持續的穩定和國家金融安全。首先連續三年的超常規的信貸投放已經形成風險暴露,不良率的反彈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其次,銀行靠息差越來越不可能,它要更多地依賴中間業務,利率市場化是趨勢,息差還會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