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演化與經濟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3日 13: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汪丁丁教授的《行為經濟學講義》是一本大書,精神與內容同樣厚重,全書超過60萬字。

  作為社會科學的一門基礎性學科,經濟學以邏輯繁複嚴謹,充滿大量數學推導著稱。但繁冗的經濟學似乎已經成為書齋裏的純粹學問,既無法應對社會現實的挑戰,又不能真正使人們獲得人生幸福。追求幸福,這本是蕭伯納對經濟學的定義,也是加裏貝克爾在諾貝爾受獎演説裏的承諾。然而,傳統經濟學的理論及其應用,並未兌現這一承諾,面對全球經濟危機和增長停滯,經濟學家們多少有些力不從心;即使在“解釋人類行為”方面,傳統經濟學也遺留了不少缺憾。

  結合心理學與經濟分析方法的行為經濟學應運而生。正如行為經濟學學者卡默勒所説,“20年前,經濟學家普遍懷疑乃至反對把心理學引入經濟學,而今這一趨勢已經成為經濟學的主流。”從預測蕓蕓眾生的消費行為,到確定最優的組織激勵方式,上至預測和應對金融危機,下至描繪黑猩猩的爭食奪偶,行為經濟學的分析方法都顯示出巨大的潛力與魅力。20多年的時間,行為經濟學從稀疏的零散研究,擴展成一片廣袤的理論叢林,既包括了一般的理論與實證方法,又包括了田野調查、電腦倣真、腦科學實驗等新領域。由於議題的廣泛與發展的迅速,任何“趨時”的教科書都有迅速“過時”的危險,到目前為止,這一領域還沒有完整系統的教科書。

  《行為經濟學講義》的副標題是“演化論的視角”。讀者在讀這本大書時,也許會被它討論問題的廣泛性震撼,仿佛進入了一條道路縱橫交叉的園林——腦神經元倣真、企業家精神、拉美模式、中國的家庭倫理、加來義民、維基百科。這還僅僅是本書第一講所討論話題的一小部分。然而,以上話題不是淩亂的堆砌,其中有“一以貫之”的精神血脈。可以説,“演化論的視角”是解開作者論述的鑰匙,是內隱在全書中的伏線。

  總體而言,此書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可稱為“社會經濟學前沿”,它的關鍵詞是“網絡”,上述所有看似散漫而隨意的話題,可以無一例外地落入這一關鍵詞的涵攝。人類通過各種類型的社會網絡展開闔作,而合作秩序既取決於社會網絡的整體性質,又取決於社會成員的智力與品性,兩者之間通過制度下的交往行為,不斷地相互塑型;於是,自然地過渡到了第二部分,可稱之為“個體行為的經濟學”,這一部分介紹了腦科學和心理學的經濟學應用,引述大量核磁共振腦掃描和神經心理學的實驗成果,而其關鍵詞,大致可以用“幸福”來涵括。

  追尋幸福感,是經濟增長與發展的最終目標,然而,真正的人生幸福,不能不與“自由”和“道德”等核心價值相連結。本書的第三部分可稱為“演化經濟學與文化研究”,從人的社會情感的心理基礎出發,逐步過渡到了演化經濟學的基本原理,重在討論“合作秩序的演化”。

  在作者看來,合作秩序的演化漫長綿遠而又日進日新:合作,源於有機大分子基於互補性而形成原始生命的時期,經過了數十億年的演化,到今天為止,人類的合作行為已經至為精密和複雜多樣。原始人的合作,培育了寶貴的情感能力,從中演化出的“社會腦”不但延續了種群的繁衍,還發展出獨特而深刻的價值理性。

  今天,人類不再是僅僅為了合作而合作,“德性的首要維度不是合作秩序,而是心性自由”,於是,對合作秩序的演化所做的討論,使得我們又回到了“幸福”這一經濟學的原初承諾。作者在全書結尾處指出:幸福,是精神生活與社會生活的合宜狀態,以東方傳統的語言説:幸福是一種君子之道。

  在這個社會充滿危機、心靈飽含衝突的時代,對於那些足夠敏感的學者而言,經濟學已經處在一場“範式變革”的前夕。經濟學是否是科學?這一問題的確切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在於它的“問題意識”能否貼近真實,能否由外在的機械的“解釋”,轉入內在的深入“理解”。經濟學需要發展出一套直指人心、深入剖析決策心理的理論,同時也需要一系列描繪社會生活的方法。

  本書引用的資料是全新的,基本是2010年發表在前沿經濟學與科學期刊上的文獻,但講解深入淺出,多有來自現實的例證,以及來自思想史和哲學著作的印證。作為一部行為經濟學的讀本,此書更像是一張心智地圖,引導著愛智者在“行為經濟學”的密林小路中尋道前行。儘管已經是600頁的大書,但它仍然是一部“導論”,一部值得與之對話和反復深思的導論。

熱詞:

  • 行為經濟學
  • 組織激勵
  • 導論
  • 網絡
  • 演化論的視角
  • 行為經濟學講義
  • 問題意識
  • 道德
  • 行為經濟學講義:演化論的視角
  • 腦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