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經濟的“民生化”是重點和亮點
易憲容
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及兩會代表討論最多的問題來看,民生是整個會議的重心,也是2012年政府工作的重心。可以説,2012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最有新意的應該是兩個方面,其中一個方面是一組關於GDP等的新數據。這組新數據表明,隨著GDP增長速度下調,政府不僅要弱化GDP主義,而且要通過弱化GDP來改變地方政府的業績考察方式,提高GDP增長的質量,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戰略轉型。而提高GDP增長的質量,最為重要的內容就是保證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能夠為絕大多數民眾所分享,而不是把他們排除在中國的快速增長之外。所以,這一方面的落腳點就是民生。
政府工作報告另一個最有新意的方面,就是政府把今年的工作基點放在擴大內需與改善民生上。在今年的政府報告中,通過公共財政讓民眾分享經濟增長成果為最大亮點。按照報告所公佈的數據,直接與民生相關的教育、社保就業、醫療衛生、住房保障、農業等支出達4萬多億元。這些巨大的財政投入都將成為推動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亮點。
不過,中國的“民生經濟”不僅是政府增加對教育、社保就業、醫療衛生、住房保障、農業的財政轉移支付,更重要的是要考慮這種巨大的財政轉移支付的公平性或公共財政均等化。比如説,政府對教育的財政投入逐年遞增,今年上升到佔GDP的4%,但是這種巨大的財政投入是不是能夠為全體人民創造平等的教育機會?如果沒有,那麼這種教育投入再大,也不可能讓一些弱勢民眾分享其成果。比如説,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精英教育越來越嚴重,弱勢階層的子女很難進入好的大學,甚至於從基礎教育開始就面臨遠離主流教育的境況。有統計表明,農村學生進入北大清華的人數所佔的比重一年比一年低。又比如説,在北京的中小學教育中,最好的教育資源被政府官員的子女所壟斷等。
還有,政府希望通過加大醫療衛生的財政投入來解決全體人民的看病難、看病沒有支付能力負擔的問題,並對農村醫療保險實行覆蓋。這當然是好事。但是,在中國存在一個龐大的享受公費醫療的特權官僚階層。這個階層基本上消耗了每年財政轉移支付的最大部分的醫療資源。如果這樣不合理的制度不改革,財政對醫療保險投入再多,能夠真正為廣大民眾所分享並非易事。
另外,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財政投入,這當然有利於解決弱勢民眾基本的居住問題。但是應該看到,當前政府所指的保障性住房是什麼。2011年,地方政府在融資十分不足的情況下為何能夠完成中央政府規劃的建設保障性住房的任務?據筆者了解,原因一方面在於,地方並沒有根據居民的需求建設保障性住房,而是著眼于如何完成建造任務,從而使得一些縣城所建設的保障性住房根本就沒有需求;另一方面,把整個住房建設中除商品房之外的住房都歸納為保障性住房來完成任務。這樣保障性住房就可能沒有進入弱勢居民手上,而成為少數權力掌握的一種福利。
從上述情況來看,中國經濟專注於民生確實是好事,但是這種專注不僅應在於如何加大政府財政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加大這些方面的制度改革,這樣才能讓絕大多數民眾真正分享到中國“民生經濟”的成果。
當前,中國“民生經濟”應該注重以下方面。一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迅速提高弱勢民眾的收入水平。可以説,在當前的制度安排下,社會財富分配不公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絕大多數民眾所佔社會財富的相對比重越來越低。如果這樣的大格局不打破,那麼低收入的居民用什麼來增加消費?而那些以各種非法或表面上合法的方式佔有國內財富的少數人群則構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當前中國財富與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源在哪?為何中國財富分配不公的嚴重性會遠遠超過歐美發達國家?最大問題就在於近十年錢權交易越來越普遍、錢權交易的標的越來越大。所以貪污腐敗就越來越嚴重,社會財富分配越來越不公。而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政府公權力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干預越來越嚴重。如果政府的職能不能重新界定,政府公權力不能受到有效監督,那麼要解決當前收入分配不公的問題就比較困難。
住房應該算是城市居民最關注的民生問題。在政府報告中,政府對住房市場問題也有了基本定論。比如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所説的“以居住為主、市民消費為主、和普通商品房為主,這是上海長期堅持的方針”。同樣,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當前房地産宏觀調控目標不動搖,要讓中國房價合理回歸,要嚴厲打擊住房市場的投機炒作,保障住房市場長期穩定發展。而且今年報告提出,要改革房地産稅收制度來限制住房投資與投機。可以説,這些住房市場的理念已經十分清楚,就是要讓國內住房市場回歸到它的基本居住功能,去除住房賺錢效應。如果説政府有了好的理念,並通過通常國際成熟國家行之有效的經濟杠桿來讓當前以投機炒作為主導的住房回歸到消費市場,那麼當前國內房地産市場的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現在的問題是,這種調整將是一場重大的利益結構調整,政府有沒有決心把這場利益結構調整進行到底。如果要做到這點,政府就得把這些好的理念轉化為房地産宏觀調控政策。即對當前的住房稅收制度進行重大改革,並完善住房信貸政策,用嚴厲的經濟杠桿來去除住房市場的賺錢效應,還國內住房市場一個居住基本屬性。
總之,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經濟的“民生化”是一個重點及亮點,但是中國經濟的民生化並非僅是加大政府財政投入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要進行一系列重大制度改革,只有這樣中國經濟的民生化才能落到實處,才能讓中國經濟真正走向民生之路。(作者係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