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上個月央行再次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後,近期國內貨幣政策會如何走?將動用的貨幣政策工具是什麼?是存款準備金率還是利率?這些貨幣政策動作對實體經濟會産生什麼樣影響?這些都是市場最為關注的問題。
最近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2月份國內公佈的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已經連續3個月站在50%水平上,顯示出中國經濟穩中有升的態勢。而銀行的信貸不僅1月份處於低增長,並且有人預測2月份情況也會與1月份差不多。
政府將在下個星期五公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有機構預測,2月份的CPI可能降到4%以下,甚至於可能打破長達兩年多的居民存款負利率。市場預測,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國內央行的貨幣政策會進一步微調或放鬆。但筆者認為,綜合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近期國內貨幣政策仍將呈現以靜制動的局面。
國際方面,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有所緩解,而美國的經濟表現比預期理想。不過,隨著歐美日等大量的流動性注入市場,經濟復蘇預期強化及受地緣政治之影響,全球資金流向又出現了新的異動,大量的熱錢又有流向大宗商品跡象,國際油價已經飆升到一年來的高位。
在國內,儘管市場預測2月份的CPI會有所下降,但是導致通貨膨脹壓力上升的諸多因素,並非如市場預測的那樣已經消失,反之還正在強化。比如過量的貨幣增長、勞動力工資上升、全國房價遲遲無法回歸到理性水平或住房市場性質無法調整等,尤其國際市場的流動性氾濫及國際經濟復蘇將很快帶動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上升。上述因素對國內CPI的影響一點都不可低估。
面對諸多影響國內外經濟的不確定性因素及複雜性,筆者認為,國內央行的貨幣政策將更傾向於保持一個“穩”字,調控重點將關注如何以靜制動,如何促使貨幣與信貸增長向常態回歸,又防止通貨膨脹之火可能重新燃起的潛在風險。市場對此必須密切關注。(易憲容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