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鄭風田:改革破解農業科研生産“兩張皮”問題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1日 08: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鄭風田(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今年“兩會”的熱詞之一就是“農業科技”。3月9日,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就“推進農業科技進步,促進增産增收”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從上午10時截止下午3時,“農業科技”一直被媒體廣泛關注報道達到1170篇,“農業科技”的相關微博數也達6937條。為什麼“農業科技”引起這麼大的關注?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的農村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一個突出的標誌就是糧食生産實現了“八連增”。數據顯示,我國糧食從2004年恢復增産以來,從2003年的8614億斤,到2011年的11424億斤;8年累計增産2810億斤,年均增産350億斤,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增産幅度最大時期之一;8年單産提高55.6公斤,年均提高7公斤,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單産提高最快時期之一。特別是2011年糧食生産實現“四個首次”:即首次邁上11000億斤新臺階,首次連續5年穩定在10000億斤以上,半個世紀以來首次實現連續8年增産,糧食人均佔有量首次達到850斤新水平。2004年至2011年,我國三大糧食品種(稻米、小麥、玉米)增産幅度年均3.12%,超過1978年到新世紀初年均增産幅度2.28%水平,比同期世界同類品種生産年均增幅2.12%高出1個百分點;我國三大品種單産年均增長1.69%,而世界同類品種同期單産年均增長1.13%,我國糧食無論從總産還是單位均超過同期世界平均增速。

  之所以會出現糧食“八連增”,是由多種因素帶來的,其中包括國家糧食穩定增産行動,加大糧食生産補貼力度,加快推進區域化佈局、標準化生産、規模化種養等等,也是近年來中央不斷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結果。

  在糧食大豐收的背後,政策、科技等要素無疑成為強大支撐,現代科技是提高糧食單産的強大動力。近年來我國糧食科技方面有了長足進展。比如我國的雜交稻育種推廣技術領先於世界。2011年以袁隆平為首的科學家成功育出平均畝産過900公斤的超級稻,這是既在2000年成功實現超級稻第一期畝産700公斤目標,2004年實現第二期畝産800公斤目標的第三次大突破。

  為了調動科技興糧的積極性,相關部門不但組織制定了分品種、分區域、分農時糧食生産技術方案,還開展了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充分發揮科技型龍頭企業示範帶動作用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優勢,通過農業科技專家大院、星火科技12396等科技服務模式向農民提供技術服務。在春耕、“三夏”、“三秋”等關鍵農時季節,還組織開展了科技服務大會戰,動員農業科研、教學、技術推廣等方面的專家和基層農技人員深入生産一線,蹲點包片,搞好科技指導服務,提高了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通過組織開展跨區的機耕、機播、機插、夏收小麥跨區機收作業,彌補目前大量勞動力轉移之後農業對人力的需求。這些措施確保了技術對糧食增産的支撐。

  糧食安全是國家的安全戰略,尤其是糧食“八連增”之後,未來糧食要繼續增産,面臨很大的約束,包括氣候變暖、資源約束等, 而突破這些瓶頸,根本途徑應該是科技創新。

  一粒種子可以産生一場革命;一台機器可以將生産效率提高十倍甚至百倍。我國目前人均大概只有1.38畝耕地,地少人多,要實現糧食連增,乃至於農民變富,非農業科技創新不可。但是,我國的農業科技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現在創新成果供給不足。目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大多屬於跟蹤模倣,低水平重復式不少,鮮見重大成果。除了大宗糧棉油等主要農作物育種外,品種自主供給不足;我國蔬菜、瓜果、養殖等産業半數以上品種需要進口。我國50%以上的生豬、蛋肉雞、奶牛良種以及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種依賴進口;70%以上的先進農産品加工成套設備依賴進口,大多數國産農機産品僅相當於發達國家上世紀70年代水平。綠色農業投入品嚴重短缺,農業資源高效利用、防災減災、農産品加工增值等重點領域的技術成果明顯不足…… 。只有通過農業科技創新,加大國家投入,才能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使農業科技能夠成為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支撐,成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現代農業的決定性力量。

  農業科技的創新重點包括穩定支持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農業科技創新涉及農林水氣等多行業、多學科、多領域,産業類型複雜,技術需求多樣,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抓住重點、集中突破。

  農業科技具有“公益性”,政府財政投入極為重要。目前農業科技投入不足問題突出。據統計,2009年,我國農業科研投入佔農業GDP的比例僅為0.6%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2%以上比例。我國農業研發投入水平也遠低於全國科技的平均投入水平。導致農業科技投入“欠帳”嚴重,從源頭上來講,目前整個我們國家雖然農業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的數量不少,但是很多研究機構都沒有經費保證,尤其是地區性的農業科研機構,基本上都沒有多少經費來源,不少機構都撤了。很多大學的研究經費也不充足。

  要通過機制改革破解科研生産“兩張皮”問題,建立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長效機制。

  中國農業與國外差距主要體現在很多的科研成果不能轉化, 目前我國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30%~35%,而發達國家已達到70%~80%。究其原因,是我國農業科技與産業發展“兩張皮”現象嚴重。

  我國目前的農業技術主要來源於科研院所與大專院校,涉農公司大都比較弱小,能夠直接進行研發、真正有自主創新技術的企業極少,終端農戶規模也很小。在這一格局下,如何通過體制改革,使産學研真正結合起來,轉化為有生産力的産品就成為關鍵。過去科研院所的考核,不少是以獲得專利或發表論文多少來進行,對成果運用沒有硬性要求,不少科研成果就停留在紙面上。

  圍繞農業科技創新機制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應該出臺相關政策措施,解決目前我國農業科技統籌不力、協同不夠等問題,要打破界限,有效整合資源,建立協同創新機制,完善農業科研立項機制和農業科研評價機制,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等重要措施,努力為科研人員潛心研究營造更加自主自由、寬鬆活躍的創新環境。要切實加強各方面的協作配合,推進農科教、産學研緊密結合,建立部門之間、區域之間和學科之間的聯合與協作機制。針對産學研聯結鬆散、農科教結合不緊,科技與産業需求脫節的問題,一號文件明確,要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建設,及時發現和解決生産中的技術難題。積極培育以企業為主導的農業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揮其在發展涉農新興産業、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方面的積極作用。

  要建立健全公益性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破解“最後一公里”問題。

  據統計,目前我國每年登記的農業科技新成果達3000余項,但轉化率僅為40%左右,真正形成規模的不到30%。過去片面強調市場化,忽視農技推廣體系的公益性,經費投入不足,條件建設薄弱,導致曾經建立起來的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網破、線斷、人散”。多數基層農技推廣機構近10年沒有進大學生,部分地區基層農技人員中專及以下學歷超過40%。我國農業科研人才6.3萬人,農技推廣人才56萬人。 “最後一公里”成為農業發展的瓶頸。

  應該切實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隊伍建設,重視解決好農技推廣“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要強化基層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通過財政支持來完善基層推廣隊伍。保證一線的鄉鎮都有各種農業推廣服務員,比如像沼氣員、植保員、園藝員等等,讓農民在進行農業生産時得到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指導與服務。同時,也應該對目前已有的考核機制進行重塑,讓農技推廣體系的服務對象農民能更充分地發聲。唯有這樣,才能確保以農民的名義建立的推廣體系,能真正為農民服務,讓農民享受到現代科技的服務。

熱詞:

  • 農業科技
  • 富農政策
  • 農業發展
  • 農業科研機構
  • 農業産業
  • 農業科研院所
  • 農業技術推廣
  • 農業推廣
  • 夏收小麥
  • 科研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