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醫藥板塊估值優勢明顯 關注高成長股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9日 16: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通信信息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1月由於受去年11月行業利潤數據異常和機構調倉影響,主流醫藥股大幅下跌,年初至今板塊全市場表現最差。2月超跌股跟隨市場反彈,板塊表現強于大盤。2月份市場整體上漲10.8%,醫藥板塊上漲12.6%。

  2011年醫藥製造業收入增長29.4%,雖然低於食品和飲料製造業33%,但剔除2011年高通脹食品類價格上漲因素,在下游消費品行業中,藥品的消費量仍非常可觀的,反映了總體需求非常強勁。

  在需求如此強勁的行業中,我們要做的就要挑選出有定價能力的企業,或有持續産品線能對衝老産品價格下跌、並持續成長的企業,醫藥行業顯然不乏這樣的企業。

  短期我們繼續推薦年報季報高成長的個股。板塊策略我們在需求和變革中鎖定中國創造,鎖定中國創造的品牌和中國創造的品種,同時抓住市場整合機會。

  2012年1月,受11月行業利潤數據異常和機構調倉影響,主流醫藥股大幅下跌,醫藥板塊年初至今表現最差,跑輸指數7.7個點。2月超跌股跟隨市場反彈,板塊表現強于大盤,2月份市場整體上漲10.8%,醫藥板塊上漲12.6%,跑贏市場1.8個百分點。

  目前預測醫藥板塊2012年市盈率21倍,相對市場溢價31%,低於歷史均值;申萬重點醫藥公司2011年預測市盈率是21倍,板塊估值處於歷史低位。

  2008年金融危機全市場最低PE14倍,醫藥板塊20倍;2005年全市場最低PE12倍,醫藥板塊22倍;目前全市場預測PE12倍,醫藥板塊21倍,板塊估值位於歷史底部區域。基本面方面,優質公司增速加快,從過去的20-30%提高至30-50%,部分優質股估值不到20倍,已無下行空間。

  一直以來,發改委對藥品實行最高零售價管理。從1997年10月起,發改委先後30次下調部分品類最高零售價,一般調價幅度在5%-20%,調價幅度超過20%的有三次,我們看到如此多次的降價,老百姓實際使用的藥價並沒有降低,究其原因是以藥養醫的體制,降價幅度多的藥品一般被踢出醫院臨床。

  發改委降價的基準是什麼?發改委價格調整一般2年以上一次,而藥品進入醫院銷售須經過各省的招標,國內企業以仿製藥為主,競爭激烈,2年週期下來,多數品種實際中標價已經遠遠低於發改委規定的最高零售價,因此發改委降價一般是滯後招標的價格調整,基本是向市場價靠攏。

  我們的看法是,發改委降價沒有影響,真正影響藥價的因素是招標,而招標價由市場競爭決定,競爭多價降、競爭少價穩。

  目前,全國絕大部分省份已經完成了新一輪基藥招標,從各省上一輪非基藥招標執行期與各省招標辦日程安排來看,2012年是非基藥招標大年,經初步判斷有二十個省份以上會進行新一輪醫保招標。

  我們的看法是,基藥剔除少數獨家品種,都是競爭激烈的普藥,小企業低價投標在所難免,但也為藥品質量留下了極大隱患;而非基藥,外資合資藥、首倣藥、單獨定價藥和競爭較少的藥佔很大比例,因此非基藥招標一定會遠遠好于基藥,並基本體現優勝劣汰,《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已經明確對達到國際水平的仿製藥,在藥品定價、招標採購和醫保報銷給予支持。

  國家發改委發佈《藥品流通環節價格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擬對政府定價範圍內藥品,流通批發環節和醫療機構銷售環節差價率(額)實行上限控制。流通批發環節定價原則:按照“高價低差率,低價高差率”實行上限控制,“底價銷售”模式面臨轉型,流通行業有望加快整合。

  目前雲南全省有112個氣象站呈現不同程度氣象乾旱,除滇西北、滇東北和滇東南的邊遠地區外,省內各地均出現氣象乾旱,旱情呈現加快加重發展態勢。受此次旱災影響,三七價格在高位盤橫1年後繼續上漲。

  我們的看法,中藥材價格中長期呈上漲趨勢,但短期難以持續上漲,特別是三七藥農種植面積已經擴大,2013年價格將下行,今年天士力(600535,股吧)和雲南白藥(000538,股吧)受影響不大。

  2011年醫藥製造業收入增長29.4%,雖然低於食品和飲料製造業33%,但剔除2011年高通脹食品類價格上漲因素影響,醫藥行業在通脹年份的産品結構是個別企業價格上漲、部分企業價格穩定、而部分企業價格下跌,在下游消費品行業中,藥品的消費量是非常可觀的,反應了總體需求非常強勁。

  在需求如此強勁的行業,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挑選出有定價能力的企業,或有持續産品線能對衝老産品價格下跌、並持續成長的企業,醫藥行業顯然不乏這樣的企業。

  東阿阿膠(000423,股吧)阿膠塊價格全年將小步慢跑,阿膠衍生産品進入銷量上升通道;康美盈利模式創新,成長性好,2012年預測PE僅18倍,扣除賬上60億現金僅14倍;仁和藥業(000650,股吧)十二五打造中國OTC老大,未來産品量價齊升,未來收購整合空間較大。

熱詞:

  • 醫藥板塊
  • 氣象乾旱
  • 估值
  • 高成長
  • 醫藥製造業
  • 成長性
  • 優質股
  • 年報季報
  • 醫藥公司
  • 醫藥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