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監管層近期表示,藍籌股顯示出罕見投資價值。分析人士認為,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藍籌股的界定方式也出現一定變化。按股票的行業類別及市值大小劃分,當前A股的藍籌股大致可分為兩類,即“深藍”與“淺藍”,對二者的投資應區別對待。
從當前的市場情況看,無論是“深藍”還是“淺藍”均具備較高投資價值,特別是部分業績增長穩定但估值處於歷史絕對低位的藍籌股。“深藍”一般指傳統工業股及金融股,這類股票市值巨大,在行業內具備一定規模和領先地位,中國石油、工商銀行、萬科A等均可視為“深藍”。對於市值動輒千億元甚至萬億元的“深藍”而言,在貨幣政策保持穩健的背景下,寄希望其市值出現幾何級別的增長並不現實。因此,如何把握好“深藍”的買入時機尤為重要。考慮到部分藍籌股的股息率超過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中長期投資者此時投資低估值藍籌股不但能獲得分紅的“真金白銀”,更可能在未來收穫股價上漲所帶來的資本升值,此時的“深藍”確實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對“深藍”的投資往往存在一定的逆週期性。以近年業績不佳的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採掘行業為例,從本世紀初至2007年,重工業上市公司經歷了黃金歲月,業績增速居高不下,但近年工業産能嚴重過剩,全球經濟不景氣背景,我國出口回落,“十二五”期間確定了“調結構、促轉型”的政策基調,傳統工業遂逐步淪為“夕陽産業”。但是,上述週期性行業股票並非完全不具備投資價值。首先,其估值水平非常低,市盈率和市凈率均基本反映了市場對其成長性較低的預期,因此具備相當高的安全邊際。其次,由於國家政策要求傳統重工業削減過剩産能、淘汰落後産能並鼓勵兼併收購,這就很容易在傳統工業領域內産生一批具備壟斷能力、議價能力較強甚至具有定價權的龍頭企業,而上市公司由於具備較強的融資能力,往往能實現逆週期擴張,在經濟復蘇或政策性事件觸發的背景下,其股價反而更具彈性。因此,對於“深藍”而言,擇時顯得尤為重要。往往在經濟探底的階段,投資者才可能撿到便宜的“深藍”,而在經濟增長看起來最為蓬勃的時期,“深藍”的股價早已站在“天花板”上了。
“淺藍”大多來自消費行業和部分新興産業,這類個股的業績一般相對高水平增長,但與創業板、中小板等市值規模不足百億元的小盤股有所區別。“淺藍”基本等同於所謂“二線藍籌”,市值規模普遍在500億元以下、100億元以上。相對而言,“淺藍”的業績增長幅度高於“深藍”,因此市場賦予的估值水平較“深藍”更高。與“深藍”相比,“淺藍”更能代表我國經濟未來運行的大趨勢。對投資者而言,利潤回報最為豐厚的階段往往是上市公司從“淺藍”邁向“深藍”的過程,A股的蘇寧和萬科、美股的蘋果和沃爾瑪均通過市值高速擴張為長期投資者帶來了巨大收益。
“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結構面臨轉型,新能源、新材料、醫藥生物等新興産業逐漸登上時代的舞臺。同時,隨著國內居民分享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不斷提高。在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支持下,未來消費增長的潛力仍然巨大。其中,諸如食品飲料、汽車、家電、電子等消費股正在逐漸從“淺藍”邁向“深藍”。當然,並非每一隻“淺藍”股都能夠成長為“深藍”股,因為公司的成長往往伴隨著行業內新挑戰者的不斷加入,甚至不同行業之間的擠出效應,最終能夠從“淺藍”邁向“深藍”的股票可謂鳳毛麟角,這就要求投資者不但要對宏觀經濟發展方向有所把握,更要對中觀行業以及微觀上市公司有著深入的了解。因此,對於“淺藍”而言,擇股就顯得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