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ZAKER的創業故事:為傳統雜誌搭建賺錢通道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4日 09: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搜狐IT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ZAKER創始人兼CEO李森和在北京辦公室接受搜狐IT專訪

  開發故事

  2010年7月,Flipboard面世,針對Facebook和Twitter等社會化媒體上的內容進行整合,並利用iPad的觸摸屏界面創造了非常炫酷的體驗,開闢了社會化雜誌流派。

  當時,李森和,80後,已在電子雜誌行業摸索了三年。2007年,他和陳遲共同創立了電子雜誌平臺讀覽天下,2010年完成融資。“之後我們就在準備多開闢一條業務線”,李森和説。

  二人覺察到了Flipboard對於傳統雜誌的價值,但也意識到緊迫性。李森和説,當時國內其實已出現了一二款模倣Flipboard的應用。“為了快速佔領市場,早期給到這個産品的開發週期比較短,我們砍掉了一些不是説非得在第一期上線的功能。”據他稱,ZAKER最初的開發人員也都來自於讀覽天下。

  同年9月,二人決定立項開發,一個月後,iPad版ZAKER上線運營。

  他坦承模倣過Flipboard。“不少人説抄襲Flipboard,我們也不否認這一點,確實借鑒了不少東西。”不過,他説當時已看好平板市場的機會。“整個路徑一開始只是做平板,因為當時想平板剛出來沒多久,可能機會會多一點,所以就想著這還是一個空白,先切進去嘛。”

  “早期一直想著專注的把iPad版先做好。”這是李森和定下的ZAKER初期發展思路。沿襲這樣的思路,時隔近一年,也就是2011年9月,ZAKER才推出iPhone客戶端,而Android版更是到了今年2月才上線。

  “最早期在iPad上競爭的時候,基本上再過了半年之後,那些産品就已經停滯了,而且據説團隊解散了。”在他看來,把産品做好,也讓ZAKER從早期的競爭中生存了下來。

  目前,ZAKER聚合了微博、個人博客、報紙雜誌、網絡新聞、圖片、RSS、谷歌閱讀器等眾多內容,劃分為微博廣場、新聞頭條、互聯網新聞、科技頻道、娛樂八卦、財經新聞等數個子頻道,並允許用戶自訂閱子頻道和第三方提供的內容。

  “在發展過程中,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方向,漸漸地看到很明顯的差異化。”李森和稱已與Flipboard有一定差異。

  而在今年2月初,ZAKER在廣州搬離讀覽天下,正式開始獨立運營,尋求自己的方向。

  運營現狀

  採訪中,李森和向我演示了已上線的ZAKER iPad 2.0版。新版優化了閱讀內容排版佈局,採用了右對齊格式,在翻頁上加了陰影視覺效果。“之前一直在沉澱的排版系統有了比較質的突破,”他自豪的表示,“整個體驗真的很像雜誌了,非常炫。”在他看來,對於移動閱讀應用而言,用戶最在意的是是否快速和是否夠炫酷。

  他追求産品極致。在他的眼中,ZAKER依舊無法稱之為完美。“存在BUG之類的不穩定,體驗還可以做的更好,還有很多功能可以加進去。”

  這種追求完美的産品態度,也讓他無論是産品上線初期還是現今都不願大力去推廣。用他的話來説,“反正一直很摳了”。反而更多是希望在做好産品迭代基礎上,優化團隊人員結構,提升整體能力。

  ZAKER更多是依賴用戶間的口碑傳播。不過他也指出,ZAKER上線之初,由於市場空白,不用推就可以有一定的量。

  ZAKER目前有多大的用戶規模呢?李森和披露了一組數字:截止2012年1月,iPad版大概100萬裝機量,iPhone客戶端接近100萬裝機量,Android版剛上線未計入。

  “最近的數據也在快速上漲,”他解釋稱,Android版上線帶來了一定影響,同時,影響力提升,全平臺的産品佈局,朋友間推薦越來越多。他預計Android版未來增長最快。

  活躍用戶數是衡量産品表現的另一個關鍵數據。他透露,每日活躍用戶數(DAU)與總裝機量之比大概為15%,每月活躍用戶數(MAU)與總裝機量之比為60%。如果以200萬的裝機量計算,每日活躍用戶達到30萬,每月活躍用戶為120萬。

  “反正我們一直這樣走下來,(這個比例)一百萬裝機量的時候是這個樣子,兩百萬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他希望下一步借助內容運營去提升,但也指出難度很大。

  李森和透露,目前ZAKER三類內容流量最大。新聞類貢獻了超過50%的流量,其次是威鋒網等蘋果産品網站,之後是Flickr精選和美空網等圖片類內容。“礙于設備的局限性,本身的用戶覆蓋還不是很科學。”他預計,“隨著覆蓋的設備越來越廣,可能面向的人群不太像現在這麼局限。”

  移動應用日漸高昂的營銷成本,也讓他在推廣上比較糾結,甚至現在有一點不大想大力去推。

  “作為創業團隊,畢竟還是想省著點花嘛,畢竟營收各方面還都不明”,他感慨道,“2011年很多創業公司拿到錢,推廣時不惜成本,市場被抬高,這是我們比較頭痛的事情。”

  儘管未給出具體時間表,他預計大規模推廣會在半年以後。不過,他沒有透露具體推廣費用。

  搭建通道

  國內社會化閱讀應用經歷了2010年小半年的零星模倣和摸索後,在2011年有了比較快的發展,以騰訊愛看、網易閱讀的陸續上線為標誌,傳統互聯網巨頭開始介入社會化閱讀應用領域。

  李森和稱,今年將是社會化閱讀應用爭搶用戶的一年。能否從競爭中突圍,主要在於三個層面:團隊、資本儲備和産品維度。

  在團隊投入上,ZAKER已從最初的三五人開發,擴張到如今的50多人規模。“團隊以産品和技術人員為主,只有幾名編輯。” 他透露,今年還將新增30-50人。

  在資本儲備上,早在2010年曾獲得聯想樂基金和君聯資本的投資。他説,去年曾有多達六七十家VC找過來。

  李森和認為,基於對生態的理解形成的産品佈局是競爭最關健的點。“我們希望未來能為內容方搭建一個賺錢的通道。這是我對未來的設想。”他將對ZAKER的這一設想分成二步走。

  “雜誌社或者內容提供方無需投入一分錢一分力,把內容給過來,我們幫它最完美的表現,呈現給到讀者;我們會把讀者的信息反饋給到出版方,同時我們會在上面建立商業模式,盈利的話,歸到內容方去盈利。而我們只是搭建這麼一個通道。” 他認為,ZAKER目前處於第一步:免費幫內容方製作專欄,並進行品牌曝光。

  ZAKER上的內容除了來自於與讀覽天下有合作的雜誌外,也有不少報紙雜誌主動申請加入製作專欄供用戶訂閱。“傳統媒體在向互聯網時代轉變的時候,畢竟是慢了一步。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他們希望能夠跟得上這個潮流。”不過,他並不認為自己在做拯救傳統媒體的事,而更多是不希望他們重蹈覆轍。

  不少傳統媒體也在開發自有App,與在ZAKER上建立專欄是否會有衝突?他予以否定, “其實不是説我去搶他的用戶,而是説我是在幫忙把他的用戶服務得更好。”另外他認為,ZAKER還能給這一媒體帶來交叉用戶。“在ZAKER上一個喜歡南都娛樂週刊,看到有南方週末,也可能訂閱,我又引多一個用戶給他了。”而且,在他看來,ZAKER做的更專業,産品能做的更完善。“這是我們主打的點,靠這些東西服務好合作夥伴。”他強調。

  他透露,已有十來家傳統媒體參與共建專欄,但因為用戶基數還小,投入激情有限。他表示,未來會將專欄的後臺用戶數據開放給內容方,以及將專欄廣告進行分成,以提升內容合作方投入維護這一專欄的動力。不過,他也強調這二個措施的推行前提是ZAKER的用戶基數和流量上一個量級。“舉例説,才十萬個流量時,內容合作方這邊一分錢沒投入,到三百萬流量時,他會顧那一塊,他的重視也會不一樣。”

  行業資訊平臺在流量到一定規模後,往往多轉型自採新聞。對此,李森和表示,“我們不會去采編,我們不專業,我們不能做這個事兒。因為不能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

  個性化閱讀

  個性化雜誌Zite在去年3月上線後,能夠基於用戶的興趣愛好,追蹤其閱讀習慣,推薦符合其口味的個性化內容。Zite讓社會化閱讀應用的發展呈現分化, 國內也開始出現模倣者。個性化雜誌甚至開始表現的更為受追捧。

  ZAKER如何看待,如何應對呢?

  李森和認為內容提供方還沒那麼超前,更認可ZAKER的專欄模式。“打個比方來講,我喜歡看足球,個性化雜誌給了兩篇足球報道中的一篇。但實際上來講,用戶根本就沒有去到各個內容合作方。對用戶來講確實提供了便利,但是對內容方來講他們得到了什麼呢?就分發完了。”

  不過,他並不否認個性化閱讀的未來,“現在技術儲備基本上全部具備的,只是説怎麼做,或者説會不會損害我們原先的設想,一直在權衡這個事情。”他表示不會單獨再開發一個個性化雜誌,而是在ZAKER上做擴展。“今年可能會有所體現,更多是讓用戶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我們在推薦的內容,對每個人是不一樣的。”

  全民雜誌

  除了賺錢通道的藍圖和個性化的把控外,李森和還提了不少今年會付諸實踐的計劃,比如跨平臺數據整合。HTML5排版系統的開發等等。但“全民雜誌”確是他描繪最多的計劃。

  “我們希望做出一些新的體驗,但是又不是純粹的一個Web版ZAKER,而是一個業務的延伸。”李森和稱,將基於UGC理念去對ZAKER産品的內容做補充,今年會基於Web端推出自媒體的雜誌發行平臺,目前已經立項開發三個月了。

  “一邊是我們簽約主動去尋找內容,但是如果用戶也可以往上面去灌輸內容”,李森和滿懷憧憬的説道,“每個人將都可以在ZAKER上面做雜誌了。這是我們的理念!”

熱詞:

  • ZAKER
  • 個性化閱讀
  • 谷歌
  • 傳統媒體
  • Flickr
  • Twitter
  • UGC
  • Facebook
  • 傳統互聯網
  • 創業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