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報告稱實施“營養午餐計劃”學校多缺乏配套資金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9日 0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160億營養午餐“有米無鍋”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革項目調研報告》發佈

  昨天,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京發佈《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革項目調研報告》。報告梳理並對比了國內外學生營養改善的政策,比較了由政府主導的重慶“蛋奶工程”和民間參與的“免費午餐”等營養項目,發現目前在已經實施營養午餐計劃的學校,大都面臨著缺乏配套資金和食堂工作人員的困境。

  缺少配套資金和人員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介紹,報告歷時半年完成,選取了雲南、青海、貴州、陜西和重慶等五個中西部省市作為樣本地,對地方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等不同主體實施的營養改善項目開展調研。

  日前,中央財政160億元的營養改善計劃已啟動試點。但調研發現,在已經實施營養午餐計劃的學校,大都面臨著缺乏配套資金和食堂工作人員的困境,出現“有米無鍋”現象。並且,目前的政策只解決午餐,尚無法顧及到早餐。因此,報告認為,人均3元,160億元的資金撥款並不能一勞永逸,需要探索各級政府分擔,社會力量參與的經費保障機制。

  營養方案要因地制宜

  由於各地生活水平、兒童健康狀況各不相同,實施營養改善計劃需要建立在各級農村兒童健康和營養狀況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實施不同的營養方案,到底是蛋奶,還是飯菜,還是加料主食。

  對於已經執行國家計劃“每人每餐3元”的地區,需要在執行過程中,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和學生營養狀況,細化午餐的配比和營養搭配,保證學生營養均衡。在條件允許的地區,應當建立營養師制度,同時開展多種形式的營養教育。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學生營養室主任胡小琪介紹,他們受教育部和衛生部的委託,開始著手起草農村學生膳食營養指導,將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季節分別制訂食譜,預計將於3月發佈。

  內外監督才能夠落實

  在監督機制上,楊東平表示,除了現有的行政體系內的自我監督外,還需要建立自下而上的外部監督。這種外部監督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在學校層面上,建立由家長、退休教師等參與的家長委員會一起管理項目的伙食或者賬目;二是整合地方的力量,比如可以由當地的縣委、團委、政協、兩會代表、老教師協會等參與,作為外部力量進行評估、檢查、監督免費午餐的實施。這樣的監督可能比單一的行政系統內部的自我監督更有效,使得國家的善舉能夠落到實處,能夠真正使農村兒童受益。

  除了要政府、社會組織、市場和公民共同參與之外,報告建議對營養午餐立法,以確保營養改善項目目標的實現。

熱詞:

  • 營養午餐
  • 營養改善
  • 學校
  • 學生營養
  • 營養狀況
  • 營養教育
  • 營養搭配
  • 免費午餐
  • 有米無鍋
  • 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