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銀行涉足國債期貨是大勢所趨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8日 20: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證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銀行作為國債市場持有國債70%-80%的參與主體,其地位和作用是舉足輕重、有目共睹的。目前,我國國債餘額為6.3萬億元,可流通比例超過85%,符合國債期貨合約交割標準(固定利息,在最後交割日剩餘期限4─7年)的國債餘額有1.6萬億元。自2012年2月份倣真交易上線以來,國債期貨倣真交易不可謂不火爆,僅9個交易日共成交43萬餘手,成交總金額達到4273億元。倣真交易的活躍反映出市場對國債期貨的迫切需求,未來國債期貨交易的實際推出,將進一步完善國內金融期貨種類,徹底改變國債流通環節中各類參與主體的風險偏好,使更多存在風險敞口的金融産品形成對衝機制,將為投資者增添管理利率風險利器。與銀行間利率互換交易相比,國債期貨具有場內連續交易、採用標準化合約、統一市場公開交易以及集中清算交割等優勢,且參與主體可覆蓋到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以及企業和個人等所有市場投資者,因此其産品吸引力無疑更高,市場發展潛力也無疑更大。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銀行無論以什麼形式涉足國債期貨都是大勢所趨。

  首先,銀行參與商品期貨自營交易已成為事實。2009年,證監會和銀監會同意商業銀行可以進入黃金期貨市場,近兩年來,陸續有9家商業銀行成為上海期貨交易所自營會員,可以參與黃金期貨交易。事實證明,目前銀行介入期貨領域,雖然表面沒有取消禁令,但實際上已經是可行的了。據有關媒體報道,某銀行因“涉足黃金期貨,業績預期大增”。

  其次,銀行在金融期貨市場上定位不準確,只能“看熱鬧”的局面很不正常。2010年,我國期貨市場對於銀行而言出現的最大業務契機是股指期貨的推出,期貨公司和投資者是其主要營銷對象,各行積極抓住金融市場創新發展的歷史機遇,試圖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期貨市場份額,並在部分地區開展機構投資者銀期居間業務。事實上,作為金融交易所特別結算會員的銀行,營銷行為的目標卻與股指期貨交易毫無關係,仍然是為了促進存款快速增長,説到底還是市場的旁觀者,甚至是“賠本賺吆喝”。

  第三,後危機時代,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2007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讓世人清醒地認識到,金融衍生品風險爆發具有強烈的擴張效應,其巨大威力,由産品危機演變為系統性金融危機所造成的危害,遠遠超出了市場的預期,引起了人們對金融衍生品本質、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與監管等問題的高度重視。然而在這個“危機”大背景之下,國內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的步伐並未停滯,相反卻在穩步推進,繼2009年7月,國內23家場外衍生品交易參與機構簽署《中國銀行間市場金融衍生品交易主協議》之後,2010推出了股指期貨,今年又推出了國債期貨倣真交易,可以預見,銀行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於大環境之外,深度參與其中將是大勢所趨,並且隨著未來基礎性金融産品市場的不斷完善,國內金融衍生品市場將逐步分擔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艱巨任務,國有商業銀行的職能也將發生根本性變化。(來源:和訊)

熱詞:

  • 銀行間利率
  • 國債期貨交易
  • 銀行間市場
  • 國債市場
  • 國債餘額
  • 期貨市場
  • 期貨公司
  • 金融衍生品
  • 我國期貨
  • 200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