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藍籌股獲力挺難敵ST板塊炒作 “垃圾股”狂歡誰買單?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6日 12: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網北京2月26日專電題:藍籌股獲力挺難敵ST板塊炒作上漲 “垃圾股”狂歡最終誰來買單?

  新華網記者 楊毅沉

  儘管監管層力挺藍籌股投資價值,但在春節過後整整四週,A股市場中100多只ST板塊股票(包括遭特別處理的ST股和遭退市警告的*ST股)股價全線上漲,交易量快速上升,全面跑贏藍籌股。在投資者明知道這些公司整體業績不佳,很多公司依靠各種手段進行利潤操作的情況下,股價惡炒帶來的“垃圾股”狂歡已有擊鼓傳花之勢,而未來一旦退市制度趨嚴,投資者可能將自己為非理性投資買單。

  節後ST板塊近四成股票漲逾20%  吸引力遠大於藍籌股

  春節過後,與上證指數四個交易周以來不到4%的漲幅相比,115只在1月20日之後有過交易的ST板塊股票表現異常活躍,截至2月23日,僅有ST園城、ST渝萬里和ST華塑三隻股票股價下跌,而ST板塊股票中有近四成的股價漲幅超過20%。

  雖然監管層在節後多次力挺目前藍籌股的投資價值,但從實際情況看,在上證指數的前十大權重股中,節後上漲幅度最大的貴州茅臺股價僅上漲7.5%,而中國石油、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超大型藍籌股的漲幅都不到2%,中國石化股價在19個交易日中甚至下跌了0.9%。

  ST板塊不僅股價遭到炒作,其成交量也持續增加,在2月22日與23日滬深兩市總成交金額突破2000億元大關的兩個交易日中,多只ST板塊的股票成交金額過億元,其中23日ST申龍與ST金葉的成交金額分別達到5.8億元和4.4億元,兩者相加超過了中國人壽、中國石油、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當天成交金額的總和。

  從市場估值上看,ST板塊中已經發佈年報公司的估值動輒過百倍,而中證100指數中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僅有不到14倍。對此,國信證券資深策略分析師黃學軍表示,節後新股與ST板塊股票炒作浪潮再起,其熱度遠超藍籌股,這反映出節後股市震蕩向上過程中投資者投機情緒的上升。

  除了ST申龍在暫停上市近三年後恢復交易當日暴漲近三倍以外,在ST板塊中最為火爆、在市場中最能表現投機情緒的,當屬*ST盛潤A和ST黑化在節後分別連拉10個和7個漲停板的“壯觀”景象,其中在*ST盛潤A擬進行重組的消息公佈前,其股價就連續7天漲停,不僅顯示出投機情緒濃厚,更有內幕交易嫌疑存在。

  “不死鳥”進入“生死倒計時” 拿補貼、賣地産、搞重組熱火朝天

  在春節過後ST板塊表現異常火爆的情況下,相關上市公司進入“生死倒計時”,一些連續虧損兩年或兩年以上的上市公司從去年四季度便開始通過資産處置、債務重組和政府補貼等方式進行利潤操作,以保住“殼資源”。

  據上市公司2011年業績公告或預告初步統計,在目前所有股票被冠以“ST”和“*ST”的公司中,有42%的公司2011年凈利潤出現同比下降或虧損,其中絕大多數是之前已經連續虧損兩年,股票被冠以“特別處理”的公司;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有28%的公司2011年凈利潤同比增加或出現扭虧為盈,而其中大多數是之前因連續三年虧損,股票被冠以“退市警告”的公司。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與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指出,在再次虧損即將面臨暫停上市的情況下,不少被股票“*ST”的上市公司都著急用各種手段“保殼”,而仍有時間空間的“ST”公司則顯得並不著急。

  記者發現,在今年一季度,使用包括資産處置、債務重組和政府補貼等各種手段起死回生的上市公司確實不在少數。股價炒作異常火爆的ST金葉1月初公告擬設立珠寶礦業投資公司,其股價兩個月來飆升50%;ST化工、ST邁亞、ST祥龍、*ST西軸分別獲得環保項目專項資金補助920萬元、淘汰落後産能財政獎勵424萬元、節能減排獎勵801萬元、第二大股東債務利息減免6500萬元,成為獲得地方政府或大股東直接注血的典型;而ST昌魚更是著急轉讓旗下房地産開發公司股權,預計將帶來過億元收入。

  除此之外,因為計劃進行資産重組而停牌的ST板塊上市公司多達近20家,ST申龍暫停上市近三年後“回歸”市場首日暴漲近三倍的傳奇故事,更是“鼓舞”了不少期待著資産重組的投資者。

  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負責人表示,部分投資者熱衷於炒作業績差公司和所謂的“殼資源”,其根源除了投資者“一夜暴富”的念頭以及盲目跟風的投資行為之外,主要原因是我國證券市場上一些業績差的公司不斷演繹著“不死鳥”的傳奇,大量ST板塊的上市公司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利潤操作,規避了現有退市制度。這種狀況助長了投資者非理性的投資行為,認為儘管公司連年巨虧也不會退市,從而豪賭借殼重組獲取暴利。

  股價惡炒或變擊鼓傳花 退市制度趨嚴成“緊箍咒”

  在“垃圾股”狂歡的背後,股價惡性炒作帶來擊鼓傳花式風險,正在隨著ST板塊股票股價的持續上漲而增加,而未來退市制度的趨嚴,已經開始逐漸成為投機者的“緊箍咒”。監管部門提醒,“在上市公司依法履行了應盡披露義務的前提下,投資者期盼不理性的投資行為由國家買單是不切實際的。”

  回顧2007年尚處於上一輪大牛市的A股市場,在當年春節過後,ST板塊也曾經出現一輪顯著迅猛的上漲,“烏鴉滿天飛”的景象依然讓人記憶猶新,但在當年“530”暴跌之後,市場迅速拋棄“垃圾股”轉向大市值藍籌股,ST板塊經歷了連續的暴跌。

  對此,泰康資産管理公司權益投資部研究員楊景認為,目前藍籌股估值依然不是很高,但相較而言本來就存在較大風險的ST板塊已經出現爆炒跡象,值得投資者注意。而一位基金公司研究員也表示,股價惡性炒作的最終結果,就是接到擊鼓傳花“最後一棒”的投資者將要為此買單。

  除去股價風險的上升,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未來監管層對退市制度更加嚴格落實,ST板塊“殼資源”的價值可能將面臨真正的考驗。

  退市制度作為資本市場的“凈化器”,能夠促進市場發揮優勝劣汰的功能,在競爭中優化上市公司結構,督促管理層認真經營公司。北京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證券研究所所長呂隨啟此前對記者表示,監管部門應設計包括完善退市制度在內的一整套投資者保護體系,從源頭上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負責人表示,落實嚴格的退市制度,有助於引導投資者理性、價值投資,形成健康的投資文化和氛圍。退市制度的制定過程中將會充分考慮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但不能理解成為投資者的非理性投資行為“買單”。在退市制度的研究制定過程中,證監會在制度設計層面將考慮保護投資者的機制。

  “當一家上市公司因為宏觀經濟因素、行業因素、經營因素等導致退市,在上市公司依法履行了應盡披露義務的前提下,投資者要自行承擔投資判斷的結果,期盼不理性的投資行為由國家買單是不切實際的。”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負責人表示。

熱詞:

  • 藍籌股
  • 力挺
  • 難敵
  • ST板塊
  • 炒作
  • 垃圾股
  • 買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