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CNTV名家專欄 >

梅新育:1月外貿“雙降”無需過度擔憂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4日 09: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梅新育

  2012年1月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2726億美元,同比下降7.8%;其中出口下降0.5%,進口下降15.3%。進出口“雙降”局面時隔數年重新出現,在國內外經濟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中國是全世界貿易依存度最高的大國,這一“雙降”局面無形之中也給“中國經濟硬著陸論”增添了“依據”。

  毋庸諱言,目前中國外貿外部環境相當嚴峻。然而,中國歷經60餘年造就的完整産業體系果真就在國際競爭中不堪一擊?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果真脆弱得經不起一點風吹浪打?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今年1月進出口的“雙降”在很大程度上是“春節效應”的産物。每年的春節都會大大減少當月工作日和産出、出口,隨著我國國民收入水平提高,就業狀況改善,願意犧牲春節假期提前上班的人大幅度減少,願意休息至正月十五之後才上班的人大大增多,這種“春節效應”還有日益放大之勢。今年春節假期在1月份,當月只有17個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少4個工作日;這樣,按國際慣例,並結合我國實際,運用季節調整法剔除春節效應的影響後,1月份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同比增長速度分別為6.2%、10.3%和1.5%。

  進一步分析當月我國主要出口商品類別情況,我們可以發現,我們出口的競爭力依然相當強勁,即使在高成本時代受打擊最大的傳統勞動密集型産品也不例外。今年1月我國傳統大宗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仍然比較平穩,其中,服裝、紡織品、鞋類等7種傳統勞動密集型商品佔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22.4%。由此可見,成本上升還不足以根本動搖我國傳統勞動密集型産業出口競爭力。

  即使在較長時間跨度內,中國傳統勞動密集型産業的出口競爭力也仍將維持相當一段時間。一是因為中國正在逐步超越單純依賴價格競爭力的階段,越來越多地依靠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效率、基礎設施、産業配套等方面的優勢;二是因為中國能依靠國內産業轉移而消化掉相當一部分成本上升的壓力。

  中國是一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大國,中西部人力、土地等項成本比東部發達地區低得多。中國的國內産業轉移也已經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績,近五年來,中西部省市自治區出口增幅一直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如按境內目的地、貨源地統計,重慶外貿額增幅從2006年起就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011年全國外貿增長22.5%,重慶增幅則高達135.1%,其中出口增幅高達164.9%。

  今年1月份,中西部地區出口繼續快速增長,其中重慶、河南、貴州和江西等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別為1.1倍、1.1倍、19.6%和23.5%。至於我國內遷出口産業與印度、越南等後發發展中國家沿海地區相比的地緣劣勢,依靠交通基礎設施的優勢,依靠海關通關程序革新帶來的效率提高,也能抵消掉相當大一部分,相信我國中部地帶能抓住這個産業轉移的契機。

  更令人寬慰的是,即使在1月份的雙降局面下,我國出口升級的進步也仍然在繼續。在出口商品結構方面,1月份我國電器及電子産品出口332.1億美元,下降3.5%;機械設備出口271.5億美元,增長3.5%。在貿易方式構成方面,1月份我國一般貿易出口767.7億美元,增長2.6%;進口747.6億美元,下降12.5%;同期加工貿易出口626.4億美元,下降4%;進口301.2億美元,下降19.9%。出口中一般貿易增長而加工貿易下降,這標誌著我國貿易方式日益轉向效益較高的一般貿易方式。

  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太過憂心忡忡?

熱詞:

  • 梅新育
  • 1月
  • 外貿“雙降”
  • 過度擔憂
  • 出口競爭力
  • 勞動密集型産業
  • 出口增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