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 如果剔除2011年人民幣跨境凈支付近400億美元的因素,2011年波動性較大的跨境外匯收支相抵僅為-31億美元。而2010年這一數字為355億美元,兩者相差386億美元 ]
繼去年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首度披露官方對“熱錢”的估算數據後,昨日外匯局發佈《2011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報告》顯示,2011年估算的跨境資金流入額為366億美元,而在2010年這一數字為750億元。
上述數據是外匯局根據殘差法算出的,即使用外匯儲備增量減去貿易順差、直接投資凈流入、境外投資收益、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籌資調回金額,所得差額基本上反映了波動性可能較大的跨境資金流動,即所謂的“熱錢”的大致規模。
但如果剔除2011年人民幣跨境凈支付近400億美元的因素,2011年波動性較大的跨境外匯收支相抵僅為-31億美元。而2010年這一數字為355億美元,兩者相差386億美元。
“熱錢”可能並未流出
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受國際形勢影響,外匯佔款和外匯儲備增速呈現逆轉,出現了近年以來罕見的負增長局面。市場普遍的解釋是,熱錢正在加速外流。
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主任、“熱錢”研究專家黎友煥教授指出,2011年估算的“熱錢”凈額比2010年低,因為去年第四季度熱錢出現了加快流出甚至出現了凈流出的現象。
“主要是歐債危機不斷惡化,出現了國際市場資金購買美元和美元資産進行避險的情況,先期從境外流進境內的熱錢也不例外出現了流出奔向美元或美元資産的現象。”黎友煥説,“其次,也跟我國房地産市場調整、股市低迷、炒作商品市場泡沫和國家貨幣政策調整有很大關係。”
對此,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認為,利用殘差法估算的熱錢金額,只能反映出央行資産負債表的變化,但是無法知道外資是否流出中國國境。
“有可能是貶值預期增強下,因為居民、企業減少結匯,從而造成外匯更加集中於民間持有,但這並不意味著資金向外流出的情況。”他説。
外匯局發佈的報告指出,由於美國和歐洲主權債務問題影響,自去年9月下旬起,香港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相對內地由強轉弱,同時呈現一定幅度的貶值預期。境內企業、個人等也開始了主動或被動地調整原有財務運作行為,如將儘快結匯轉為增加外匯存款。
外匯局發佈數據顯示,2011年1~9月份,非銀行部門結售匯差額大於跨境收付差額月均達164億美元,但10~12月份,結售匯差額小于跨境收付差額月均為137億美元。顯示出10~12月居民、企業持匯意願有所上升。
資本跨境流動在加劇
曹遠征指出, 估算出來的“熱錢”流入凈額包括去年1~9月資金流入和9月份之後資金流出兩部分,但由於年底的凈流入量是時點數據,難以呈現跨境資金進出的動態情況。
“9月份前後的資本跨境一齣一進,造成‘殘差法’算出來的全年熱錢金額並不是很大,但並不意味著資本跨境流動規模在減少。”曹遠征説。
外匯局數據顯示,2011年前三季度,資本跨境流動總規模達1.92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4%。與同期GDP之比為39%,較2010年全年上升5個百分點,跨境資本流動總量繼續增加。
今年1月召開的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上,外匯局也明確提出2012年要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和管理,構建防範跨境資本流動衝擊的體制機制。
對於今年的資本跨境流動狀況,曹遠征認為,中國將再次成為世界資金流向的目的地。歐債問題嚴重性正在逐漸緩解的過程中,這將有效地穩定國際市場,在一個穩定的外圍環境下,中國經濟成長速度、投資增速比較高,將再次吸引資本的回流。
外匯局報告也指出,未來,支持我國國際收支順差的基本面因素依然存在,但由於國際經濟金融環境空前複雜和嚴峻,我國跨境資金凈流入規模可能減少,波動將有所加大。
“目前在國內房地産的熱錢數量巨大,但由於房地産有價無市,還一時很難脫身。加上國際市場動蕩不安,國際經濟與金融形勢不穩定,預計2012年的跨境流動的波動情況有所加劇。”黎友煥説,“但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我國對資金的異常跨境流動有很大的限制,更為關鍵的是市場預期中國房地産將可能出現調整,炒作商品市場也可能走向理性。因此,在新的國內外金融與經濟形勢背景下,一些境外資金可能偏向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