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日市場傳言,為解決新基金募集困境,證監會正在研究將新基金募集規模從2億元降至5000萬元。雖然該消息並未獲得官方證實,但近期宣佈成立的新基金,足以證明新基金髮行的舉步維艱。
昨日(1月23日),國聯安債券基金、泰信保本基金、國富QDII三隻新基金成立,募集金額均在兩三億元。其中,泰信保本的首募資金只有2.22億元,且其認購戶數不足1000戶,創下歷史倒數第二低點,不及牛市中認購戶數的千分之一。
認購戶數創近年新低
昨日,泰信基金旗下泰信保本基金宣佈成立,其首發規模約為2.22億元,勉強邁過了相關規定要求的最低線。而昨日成立的募集結果最好的國富亞洲機會,募集的資金也只有3.28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泰信保本的戶均認購份額為20萬元以上,其認購戶數僅僅只有975戶。而在此前,連續三次延期的天治穩定收益債基,雖然募集的金額約為2.2億元,但認購戶數仍在2000戶以上。
事實上,泰信保本不足1000戶的認購戶數是自2009年以來,新基金認購戶數首次跌破千戶關口。根據天相投顧的統計顯示,自新基金髮行以來,只有三隻基金首發認購戶數在1000戶以下。
成立於2008年11月初的諾德主題首發募集金額約為2.39億元,認購戶數為865戶,創下了迄今為止新基金認購戶數的最低點;昨日成立的泰信保本基金則書寫下歷史第二低;排在倒數第三的是2006年成立的天治天得利貨幣基金,認購戶數977戶,吸金卻超過10億元。
而在2007年基金髮行的鼎盛時期,某QDII基金一天吸引超過200萬戶投資者認購,超過如今泰信保本認購人數的2000倍。
建行渠道最為擁擠
新基金髮行陷入困境,基金公司也是費盡心思。
基金公司和員工自購是新基金衝量的一環,但這筆資金相比新基金成立的底線也僅僅是杯水車薪。與幫忙資金約定好撤退時間,“拿錢買錢”也是業內常規做法,但這樣的做法會干擾新基金的操作空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最為實際的辦法,還是公司之間拼渠道、拼銀行關係。蜂擁而至的新基金造成銀行的渠道擁堵不堪。
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已獲得批文而未發行的新基金數量仍有44隻。其中在建行擠壓的新品最為嚴重,數量高達15隻。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擠壓的新品數量分別為6隻,8隻和1隻。
另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在證監會等待審核的在發新基金中,選擇中行為主代銷渠道的新基金數量達到了19隻,選擇工行、建行和農行分別為18隻、17隻和9隻。
伴隨新基金髮行成本不斷走高,部分基金公司把戰略調整為重持續、輕首發的策略。但仍有不少基金公司維持去年的發行速度。“我們公司今年發行新基金的數量不會低於去年,也就是只多不少,去年最多的基金公司都發了8隻。”深圳某基金公司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
而一家小基金公司的銷售人士則告訴記者,公司今年制定的計劃還是4隻以上。“公司規模比較小,如果基金業績不出眾,持續營銷的困難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