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輿論監督只是規範市場秩序的一個環節,畢竟,剷除行業“黑幕”,還要靠政府更強大的監管力量,讓“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的“黑幕”真正遠離我們的生活
近日,廣東多家媒體記者聯合對消毒餐具行業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地下黑工廠”大量存在,這些工廠餐具消毒過程如同“投毒”,車間內池水佈滿垃圾,洗滌機器遍佈食物殘渣,碗筷箱裏可見動物糞便,還有的工廠竟然用洗衣粉洗餐具。(見2月21日《北京晨報》)
消毒如同“投毒”,不止廣東獨有。就在幾天前,《河南商報》刊發了一則令人目瞪口呆的新聞:鄭州某證件齊全的餐具消毒公司垃圾遍地,氣味嗆鼻,本應最乾淨的餐具精洗池裏竟然漂著衛生巾。
無論是“黑工廠”還是“正規軍”,如此不顧行業準則、突破底線、肆無忌憚的撈錢行徑讓人震驚。這些企業到底怎麼了?怎麼能把這些“毒品”源源不斷地生産出來並送到消費者嘴邊?
近年來,不少與民生密切相關的行業“黑色新聞”纏身,屢被曝光,屢次整改,但結果是屢錯屢犯。比如近日又遭曝光的洗衣業。《第一財經》記者“臥底”福奈特、普蘭德兩大知名國際品牌洗衣連鎖店20多天發現,洗衣機裏水已經發黑,仍在反復使用,衣服不管顏色、不分材質,一同水洗,甚至連寵物的坐墊、員工的鞋子也和衣服一起洗過。如此“國際知名品牌連鎖店”的所作所為怎能讓消費者不傷財又傷心?其他屢次被曝光的再如水店灌裝自來水充當桶裝品牌飲用水、快遞業私吞貴重物品賠運費了事等等,無一不是曝光過後緊張幾日,風頭過後一切照舊。
一些行業“黑幕”難以根除,固然和商家逐利本性相關,而更可怕的是,利益鏈形成並長期存在,偶爾的曝光、整治並不能讓它傷筋動骨。比如餐具消毒企業很受餐館歡迎,因為餐館在收取1元的消毒費中還可賺得幾毛,同時還省下了購買洗碗機、工人工資、水費等人力物力成本。除此,一些行業沒有國家強制性規範、監管乏力也是原因,不少被曝光的企業稱,“等風頭過去了再繼續,估計也不會很久”。更有甚者,本應規範行業健康發展的一些協會,也成了利益鏈的重要一環,比如消毒餐具行業協會從會員單位抽成,每套餐具行業協會要從中抽1角錢,企業不入會就被威脅“讓媒體曝光,讓工商來查”,成了徹頭徹尾的撈錢工具。
在這些有“黑幕”的行業裏工作久了的從業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因為深諳其潛規則,所以避而遠之:餐具消毒工廠員工稱再也不會使用消毒餐具,洗衣店員工稱再也不會去洗衣店洗衣,水店員工則稱再也不會喝桶裝水……然而,他們可能並不知道,除了自己熟悉的行業,還有更多他們不熟悉的行業“黑幕”存在。當餐具消毒業員工到洗衣店洗衣,當洗衣店員工喝了桶裝水,當水店員工使用了消毒餐具……我們會發現,在整個大環境中,每個人都將難以獨善其身。有“黑幕”的行業越多,我們被坑害的概率就越大。
從這個角度來説,每一個行業、企業都有理由先為自己“消毒”,而後才能期待整個社會的凈化。根據報道,目前有地方正在制定相關規定,對餐具集中消毒企業的硬體設施出臺嚴格的要求,並淘汰手工清洗模式。希望這是餐具消毒業一個良好的開端。
“3 15”前夕,類似的行業“黑幕”可能還會被揭出一些。而輿論監督只是規範市場秩序的一個環節,畢竟剷除行業“黑幕”,還要靠政府更強大的監管力量,讓“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的“黑幕”真正遠離我們的生活。(程莉莉)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