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深交所:增強風險意識 理性參與新股申購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3日 05: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都市快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股申購存在風險

  收益下降的兩大原因參與申購應把握幾點原則

  在我國證券市場的新股發行申購中,部分投資者一直存在打新情結,認為打新無風險且收益穩定,於是不管發行價格高低,都盲目參與新股申購。回顧近年來投資者打新收益情況,我們發現,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新股申購並不是一筆無風險收益的投資,新股申購和其他的投資一樣,也是風險與收益並存,同時風險還不斷加大。投資者應秉持價值投資理念,謹慎做出新股申購決策。

  新股申購存在風險

  投資有風險,新股申購也不例外,在國外成熟市場是這樣,在我國也一樣。據李特和韋爾奇,《首次公開招股活動、定價和配售的概述》,2002)的統計,1980年至2001年,在美國市場發行的6249隻新股,約有14%的新股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約有16%的新股上市首日不漲不跌,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約為18.8%,新股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是常見現象。

  再看一下我國的情況。2004年,蘇泊爾和美欣達的上市,打破了新股不敗的神話,兩家公司上市首日分別下跌8.27%和9%,接下來發行的雙鷺藥業甚至出現了主承銷商包銷接近16.55%新股的局面。當時新股發行採取的市值配售方式,投資者採取了放棄繳款的方式冷對新股申購。

  2010年以後,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成效凸顯,發行定價市場化程度提高,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比例逐步增加,2010年、2011年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比例分別為7%、30%。如果將時間延長至上市後三個月,則2011年新股破發比例將達68%。同時,新股上市首日漲幅也逐年收窄,2009年、2010年、2011年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漲幅分別為74%、42%、21%。

  按上市首日破發新股的收盤價計算,2011年網上打新的投資者浮虧額達70億元;如果將時間延長至上市後三個月,則有123隻股票跌破發行價格,網下配售的機構投資者浮虧53億元。面對新股破發潮,部分基金公司本著謹慎參與的原則,公開宣佈暫停申購新股或大大加強新股申購的內部風險控制。

  收益下降的兩大原因

  分析新股申購收益降低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隨著發行體制改革的深入,發行定價一步到位,新股上市後的上漲空間收窄。2009年,證監會啟動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後,2010年、2011年滬深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分別為59倍、47倍,最高的個股達151倍,由於市場的階段性不成熟,新股發行市盈率顯著高於二級市場估值水平。而2009年以前,新股發行市盈率大部分在30倍以下,甚至低於二級市場同期估值水平。新股的高發行價、高市盈率顯著增加了新股申購風險;二是市場監管日趨嚴格,新股上市首日的非理性炒作得到有效控制。2009年以來,深滬交易所紛紛加強了上市首日的監管。

  參與申購應把握幾點原則

  面對新股申購風險的變化,投資者在參與新股申購時應審慎決策,注意把握以下幾點原則:一是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據統計,中簽新股基本上在上市首日賣出,打新目的普遍為投機性買入;二是認真分析公司基本面、避免盲目跟風;三是增強新股申購的風險意識;四是冷靜面對市場熱捧的股票。對於市場高度熱捧的新股,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警惕脫離公司基本面的估值,切忌以投機的心態參與打新,否則很可能會承受巨大的損失。歷史經驗表明,熱門股的價格往往會被高估。

熱詞:

  • 新股申購
  • 新股上市首日
  • 新股發行
  • 申購新股
  • 估值水平
  • 1980年
  • 深交所
  • 風險與收益
  • 風險意識
  • 市值配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