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內蒙古臨江屯 感受喀秋莎家的俄式晚餐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2日 11: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攝影旅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導語】:身材高挑、鼻梁挺拔的俄羅斯後裔,是成吉思汗之子“窩闊臺”大汗為我們在中國北邊陲留下的一道歷史印記;撇開這些沉重的過去,在這個有些閃眼的金色時間,來到內蒙古臨江屯風情小鎮, 感受俄羅斯族濃重的列巴、奶油、藍莓,以及這個秋天,木頭和樺樹葉飄散的味道。

  【關鍵字】內蒙古旅遊攻略內蒙古旅遊

  到臨江還有一公里,于師傅把車開上了一個高高的山坡,碾過一片收割後的麥地,我們到達了一處白樺林邊。他是臨江人,他説,“這裡有一個與室韋一模一樣的界碑,標著第112號,只是沒有哨卡,也沒部隊駐守,只有一個界碑在這個無人的地方,俯瞰著額爾古納河,以及對岸俄羅斯的廣袤土地。”

  喀秋莎和大麵包萬歲

  臨江是一個屯,總共八十來戶人家,一條土路把整個村子一分為二,從這一頭走到那一頭不過七、八分鐘。我們到達的時候是正午,跟著于師傅,我們來到了楊晶家的花園裏,夏日裏最後的向日葵耷拉著腦袋,另一種不知名的爬藤類植物長滿了木柵欄。于師傅熟門熟路地按了按喇叭,我注意看了一下,這個地方就是大名鼎鼎的楊晶俄羅斯旅遊之家。一會兒,出來一個面目溫和的女子,她就是楊晶,俄文名叫喀秋莎,讓人不禁想起那首俄羅斯民歌,明朗的節奏和這個時候的心情頗為相似。

  喀秋莎是一個乍一看並不能看出她有多少俄羅斯血統,鼻梁雖然跟其他俄羅斯後裔一樣堅挺,但臉部輪廓,例如顴骨這些關鍵部位卻跟漢族人一樣並不那麼突出;相反,喀秋莎的老公更像是一個俄羅斯人,而且他才是這家店的老闆。他們家共四個房,兩個三人間,一個標間,一個大床間,床單被褥潔白乾淨;喀秋莎家是可以點菜的,看看她家的菜單,一面是中餐,一面是俄羅斯菜,其中俄式烙雞蛋非常讚,是一種平底的鐵鍋,烙了六個雞蛋,上面撒了西紅柿和青椒,紅黃綠相間非常美麗,這讓我想起一位蘭州同伴的沙拉雞蛋餅,不過味道卻不太一樣。

  吃完飯,坐在喀秋莎花園裏的鞦韆上,跟著一些五顏六色的小野花和向日葵發呆,看著周圍的院子,我發現這裡幾乎每個院子裏都有鞦韆,大概俄羅斯族都有一些小浪漫的情懷吧!正當我有些困意時,喀秋莎走過來,“你們想不想一塊兒來做列巴?”我雖然一直聽過關於列巴的“傳説”,可也是第一次能親自做一次。進入製作工序我才發現,原來列巴這種食物並不像麵包是由大米或粗糧磨成的面製作,而是由一種叫“列巴花”的紫紅色植物發酵而來,有點兒酸。喀秋莎一邊將列巴捏成各種形狀,一邊跟我説:“在臨江屯,幾乎每一戶人家都有一個列巴爐,專門用來烤制列巴;而且我們的還有一個特點在於自製果醬!”老趙突然得意地説,“你知道嗎?這果醬是沿路上那些野花的果子釀成的!”喀秋莎馬上點了點頭,示意他是絕對正確的,並補充道:“那些果子釀成的果醬叫做‘紅果醬’,我們這兒還有藍莓果醬,都很美味。”我們雖跟著她邊學,邊捏,但列巴在我們手上依舊奇形怪狀;當我們抹完果醬,並將它們放進列巴爐後,喀秋莎的丈夫拿來劈過的白樺樹木材做燃材;再用刷子刷上一層薄薄的色拉油,這樣列巴看起來便金黃光亮,色澤動人,誘惑力十足。

  晚餐時喀秋莎端來了俄羅斯酒,説“喝點兒酒,舒服!”於是,大家在鄰近傍晚的時候有了最初的醉意,同行的人一邊高歌著《喀秋莎》,一邊叫嚷著,喀秋莎萬歲!列巴萬歲!我想,這將是一段讓人日後有些臉紅的難忘回憶!

  享受俄羅斯族的悠閒生活

熱詞:

  • 喀秋莎
  • 內蒙古旅遊
  • 臨江屯
  • 激流河
  • 紅果醬
  • 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
  • 俄式
  • 老鷹嘴
  • 傳説
  • 拱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