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廣東水價率先上調 成本壓力促成提價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0日 05: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業內人士認為,供水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員臃腫、效率低下問題。同時,成本約束機制的不健全進一步加劇了成本的倒挂。相關水務企業的成本應當儘快公開,這是推動水價改革的重要一步。

  近日,廣州市物價局上周公佈水價調整聽證方案和供水定價成本監審報告。兩套聽證方案中,水價都有所上漲,分別為6毛和7毛,並對已實施抄表到戶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戶全面實施階梯水價。

  據中國水網提供給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末,全國36個大、中城市中,廣州市居民生活用水到戶水價2.22元/立方米,排名倒數第八位,不到平均水價的83%,是最高水價的45%;自來水價格1.32元/立方米,排名倒數第五位,不到平均自來水價格的77%,是最高自來水價格的37%;污水處理費為0.9元/立方米,處於中上等水平位置。

  中國水網的人士認為,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等相對接近的城市中,廣州市水價調整整體偏低,其居民生活用自來水價格僅高於拉絲、武漢、南昌。

  據悉,廣州市自來水價格調整方案聽證會將於本月29日下午召開。作為“北上廣”三大城市之一的廣州,從年初水價成本公開,到水價調整聽證方案公佈,一直引人注意。

  在我國36個核心城市中,10年來供水價格每年平均增長5%左右。而污水處理費用平均每年增長15%左右。中國水網的人士預計,廣州水價上調,將拉開2012年水價集體調整的序幕。

  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認為,有五個原因促進了最近突發性調價,包括2007年新國標發佈後,水質要求提高、供水成本增加;污水處理的要求增加;污泥處理處置的成本增加;我國資源型産品價格的提高;以及效率因素。

  “供水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員臃腫、效率低下問題。同時,成本約束機制的不健全進一步加劇了成本的倒挂。”傅濤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指出,相關水務企業的成本應當儘快公開,這是推動水價改革的重要一步。

  廣州市價格成本調查隊公佈對廣州市自來水公司的經營成本進行審查和核算的結果,“年均供水總成本”為23.93億元,與廣州市自來水公司的上報數的27.5億元,存在 3.56億元的差額。雙方表示,差異的原因在於統計口徑不一樣。

  為了提高用水效率,傅濤針對城市水價提出了“受益者支付”的原則,即按照使用量來劃定支付額度。在享用服務的群體中,並非所有的人接受到的服務都是一樣的,不同群體的用水量都會有一定的變化。以用量為衡量標準,多用多付,少用少付,才能維護水價徵收的公平。

  他認為,水價上調還要考慮到政府城市供水的公共服務責任。政府在提高價格的同時,要考慮對弱勢群體的保護。直接方法是對貧困人群進行用水補貼,間接方法是增加社保。

  國務院2月16日發佈《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將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管理,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到2030年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7000億立方米以內,這意味著中國的用水效率同期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熱詞:

  • 水價調整
  • 水價上調
  • 水價改革
  • 污泥處理處置
  • 成本監審
  • 自來水價格
  • 人員臃腫
  • 水網
  • 供水公司
  • 廣州市自來水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