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眼科手術安全性受質疑
百億市場鬆動愛爾眼科恐難獨善其身
陸晉源 周芳
[ “激光機老化導致能量不穩定,會造成欠校正或過度校正的問題,這才是社會需要重點關注的現象。”一位與會人士説 ]
近日,台灣地區眼科界權威醫生蔡瑞芳罷做“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下稱“準分子手術”),對這項成名不足二十年、但覆蓋速度極快的技術“潑了一盆冷水”。
受此消息影響,主營眼科醫院的上市公司愛爾眼科(300015.SZ)近兩日股價大幅下挫。昨日,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在網易微博上面對諸多質疑回應稱:“股價的漲跌是市場行為。目前公司運營一切正常。”陳邦表示,目前愛爾眼科已進行約55萬隻眼的準分子手術,臨床試驗顯示,LASIK術後累積不良事件率非常低,約0.6%。
準分子手術是愛爾眼科的業務核心之一,數據顯示,愛爾眼科2010年準分子手術業務收入為2.81億元,佔公司總收入的43.90%。不僅如此,準分子手術毛利率也是其所有醫療服務中最高的,達到71.31%。
從近五年的發展來看,準分子手術市場處於迅速增長階段。從2006年到2009年1~6月份,準分子手術單價從4200元/例增長到5400元/例,其毛利率則從60%左右增長到70%。中投證券研報稱,中國年準分子手術量為55萬例,在青少年中,中國人口近視率達到80%,準分子激光手術的滲透率還較低,因此市場空間巨大。目前,愛爾眼科佔到的市場份額僅為5%左右。
有券商研究員告訴記者,根據愛爾眼科在國內市場的收入情況統計,目前準分子業務市場在國內約有百億元的空間。而普瑞眼科集團總經理葉朝紅告訴記者,在上世紀90年代準分子手術傳入亞洲後,估算目前中國接受過該手術的人數不下百萬。
“保守估計,現在全國每年接受準分子手術的人,至少也在一二十萬。”葉朝紅説。數據顯示,2003年一年間,全美就有110萬人接受上述手術。
愛爾眼科公告顯示,其在2006至2009年1~6月之間每年接受的準分子手術治療人數,分別達到約1.5萬例、2.4萬例、2.8萬例和1.5萬例,“預計該市場還會以較快速度增長。”一位研究人士稱。
不過,這項興起于上世紀70年代,在90年代逐步成熟的準分子手術,一直備受安全性的拷問。去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前任官員Morris Waxler就向FDA提交一份抗議書,呼籲FDA召回所有的Lasik設備以杜絕該手術對眼睛的永久損傷。不過FDA回信稱此事尚需更多的調查,暫時沒有達成結論。
本報在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採訪時了解到,每逢寒暑假和徵兵前,都有大批初高中學生前來進行近視眼矯形手術,患者中也包含一部分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上班族。準分子門診區隨處可見的廣告牌上都在介紹先進的LASIK技術。
一位戴著一副偏光太陽鏡的中年男子向記者表示,一個月前,他剛在這裡做完準分子激光手術,“今天過來復診,我要問一下醫生,為什麼我的(屈光)散光比手術前還嚴重了!尤其在晚間,看什麼都是重影,完全不能開車了!”
葉朝紅稱,國內正規醫院開展LASIK手術時,一般都會在知情書中告知消費者術後風險,並不存在故意隱瞞。他認為,隨著年紀增大,視力下降是自然趨勢, LASIK手術存在一定風險,但不該就此“因噎廢食”。
事實上,在中國,最大的安全威脅來自另一方面。在近年的全國醫學會眼科分會年會上,與會專家多次提及三、四線城市醫療機構使用的準分子手術設備多是來自大城市的二手設備,“激光機老化導致能量不穩定,會造成欠校正或過度校正的問題,這才是社會需要重點關注的現象。”一位與會人士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