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經濟網訊 (記者佟曉群)2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産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將“推動使用海水淡化水”列為重點工作之一。“意見”提出,在滿足各相關指標要求、確保人體健康的前提下,允許海水淡化水依法進入市政供水系統。
“意見”指出,我國是淡水資源缺乏的國家,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低,且時空分佈不均,發展海水淡化産業,對緩解我國沿海缺水地區和海島水資源短缺,促進中西部地區苦鹹水、微鹹水淡化利用,優化用水結構,保障水資源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就海水淡化産業提出七項重點工作:一、加強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二、提高工程技術水平;三、培育海水淡化産業基地;四、組建海水淡化産業聯盟;五、實施海水淡化示範工程;六、建設海水淡化示範城市;七、推動使用海水淡化水。
針對七項重點工作之一的“推動使用海水淡化水”,“意見”特別提出,沿海淡水資源匱乏或地下水嚴重超采地區新建、改建和擴建高耗水工業項目,要優先使用海水淡化水作為鍋爐補給水和工藝用水水源。加強統一調度和監管,在滿足各相關指標要求、確保人體健康的前提下,允許海水淡化水依法進入市政供水系統。將海水淡化水作為海島新增供水的重要來源之一。將海水淡化水作為水資源的重要補充,納入水資源的統一配置,優化用水結構。推動和督促臨海、近海企業將海水淡化産生的濃鹽水用於制鹽及鹽化工産業。
“意見”提出了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産業發展目標,即到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能力達到220萬-260萬立方米/日,對海島新增供水量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對沿海缺水地區新增工業供水量的貢獻率達到15%以上;海水淡化原材料、裝備製造自主創新率達到70%以上;建立較為完善的海水淡化産業鏈,關鍵技術、裝備、材料的研發和製造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鏈結: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取得淡水的過程,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水質好、價格漸趨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産量約3500萬立方米,其中80%用於飲用水,解決了1億多人的供水問題,即世界上1/50的人口靠海水淡化提供飲用水。
目前全球有海水淡化廠1.3萬多座,海水淡化作為淡水資源的替代與增量技術,愈來愈受到世界上許多沿海國家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