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我國計劃2015年海水淡化能力比目前提高近3倍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4日 16: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科技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記者今天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為緩解沿海缺水地區和海島水資源短缺狀況,促進中西部地區苦鹹水、微鹹水淡化利用,優化用水結構,保障水資源持續利用,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佈了《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産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到2015年的産業發展目標:我國海水淡化能力達到220—260萬立方米/日,對海島新增供水量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對沿海缺水地區新增工業供水量的貢獻率達到15%以上;海水淡化原材料、裝備製造自主創新率達到70%以上;建立較為完善的海水淡化産業鏈,關鍵技術、裝備、材料研發和製造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海水淡化是從海水中提取淡水,並將海水淡化産生的濃海水用於制鹽及提取鉀、溴、鎂等元素。海水淡化水可以用於生産、生活和生態等多方面,目前主要用於工業和生活領域。工業上主要用於鍋爐補充水和生産工藝用水,如:電力、冶金、化工等行業有較大規模的應用;在生活領域,主要用於沿海地區和海島的飲用水等,作為市政供水的重要補充。

  據該負責人介紹,我國于上世紀50年代開展海水淡化研發,在“十一五”期間進行工程示範,海水淡化産業得到快速發展。2005年,我國發佈了《海水利用專項規劃》,海水淡化得到較快發展。2011年底,我國海水淡化能力達到66萬立方米/日,是2005年5萬立方米/日的13倍以上。經過多年科技攻關和工程示範,我國在反滲透、低溫多效等主流海水淡化技術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掌握萬噸級海水淡化裝置成套製造技術,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單套1.25萬立方米/日低溫多效和1萬立方米/日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主要技術和經濟指標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總體看,目前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海水淡化關鍵技術和設備還比較少,成套裝置及部件製造能力較弱,應用規模小,海水淡化産業發展還不平衡,但已具備全面快速發展的條件和基礎。

  我國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約21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國城市中有約三分之二缺水,約四分之一嚴重缺水,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水資源短缺形勢將更加嚴峻。而海水淡化是緩解水資源短缺形勢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要內容,是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海水淡化産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目前,海水淡化解決了全球2億多人的飲水問題,海水淡化水已成為海灣國家的重要水源之一。

  《意見》指出,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驅動相結合,海水淡化處理與資源綜合利用相結合,統籌規劃、依靠科技、集聚發展、強化試點、完善政策、健全標準、加強監管,推動海水淡化産業又好又快發展。

  《意見》中提到,發展海水淡化産業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加強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二是提高工程技術水平;三是培育海水淡化産業基地;四是組建海水淡化産業聯盟;五是實施海水淡化示範工程;六是建設海水淡化示範城市;七是推動使用海水淡化水;八是完善海水淡化標準體系。為加快落實海水淡化重點工作,《意見》提出了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實施金融和價格支持政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監督管理、強化宣傳培訓等多項政策措施。 (記者羅暉)

熱詞:

  • 科學發展觀
  • 海水淡化裝置
  • 海水淡化處理
  • 意見
  • 十一五
  • 水資源短缺
  • 海水利用專項規劃
  • 供水量
  • 缺水地區
  • 200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