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李妍:電信壟斷不除 誰都維護不了消費權益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4日 07: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最近,哈爾濱工商局啟動“叫停電信收費不合法規則”行動,高調叫板電信行業的計費方式。面對挑戰,電信行業也針鋒相對,《人民郵電報》撰文稱讚賞工商局為消費者維權的勇氣,但指其越權執法,文章表示按電信條例規定,電信業由通信管理局監督,按現行法律和管理體系,工商局無權“叫停”電信收費。

  一個是行政部門對壟斷行為提出質疑,一個是壟斷部門針鋒相對的反駁,這不是“神仙打架”,而是事關消費者切身權益的博弈——叫停電信收費不合法規則。出乎意料,以行政執法部門為“急先鋒”的消費者維權行動,這次不僅不再像以往那樣,在行政執法領域長袖善舞,反而遭遇了電信行業的強大輿論狙擊。通信行業報紙《人民郵電報》就專門撰文稱哈爾濱工商此舉越權,並從國際通行電信收費法則等多角度,對電信行業的壟斷行為進行辯護。

  電信行業的收費及收費法則是否合理合法,其提供的服務能否與高收費相匹配,消費者是否對電信服務與收費表示滿意,工商部門是否有權為消費者維權,“叫停”電信不合理收費……這樣的維權質疑,在各地消協投訴統計的強大數據下,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法律層級高於 《電信條例》的法治準則中,相信已無需論證。

  電信行業媒體之所以敢理直氣壯地站出來,為一個眾所週知的事實進行辯護,一方面自然是因為專業信息不對等,似乎只要拋出一大堆專業分析、國際通行準則,就能提高收費的正當性,捂住公眾質疑的嘴;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壟斷話語的慣性使然。

  這當然不是公眾故意繞開技術問題,為難電信行業。而是壟斷行業在質疑面前,動輒採用技術合理、國際準則來搪塞,這幾乎成為壟斷辯護的慣用路徑。比如,去年媒體曾曝出內地上網速度排全球第90名、收費比很多國家和地區高的消息,就引發了公眾對壟斷低效的強烈詬病。國家發改委也于去年底針對電信巨頭展開反壟斷調查,也遭到了《人民郵電報》針鋒相對的回擊。在沒有就是否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壟斷行為向公眾説明情況的情境下,壟斷輿論卻一味指責行政部門沒有正式結論就公之於眾。而這類表態,只是壟斷話語的冰山一角。

  再往其他壟斷領域追溯,近日提到的銀行亂收費,行政難遏制亂象,也幾乎都是在壟斷技術分析遭到民眾駁斥後,依然能夠拋開公眾“合理漲價”的結果。這種堅固的壟斷利益格局,甚至連行政法規都不能輕易打破,這才是就壟斷行業不合理行為維權時,最讓公眾無力之處。

  以市場支配地位壟斷資源、價格,缺乏透明高效的競爭,勢必導致壟斷低效高價的結果。這不僅讓沒有更多選擇的消費者,無法使用用腳投票的基本權利,喪失與壟斷行業博弈的能力,也會讓行政執法、法律法規陷入法治無力的尷尬中。若壟斷癥結不除,則任何維權,都只能陷入壟斷行業單方面制定的遊戲。

熱詞:

  • 電信行業
  • 電信條例
  • 人民郵電報
  • 壟斷行業
  • 電信壟斷
  • 電信服務
  • 電信巨頭
  • 壟斷行為
  • 壟斷資源
  • 叫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