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基金名稱中出現的“大盤”、“小盤”等字樣,明確顯示其投資方向,可在實際投資中,大盤基金重倉中小盤股、小盤基金重倉大盤股,這種實際操作與名稱“名不副實”的現象又出現在基金2011年四季報中。
一隻名稱中含有中小盤字樣的基金在其“投資目標”一項中如此表述:“本基金主要通過投資于具有持續成長潛力以及未來成長空間廣闊的中小型企業,特別是處於加速成長期的中小型企業。”但這只基金2011年四季報卻顯示,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幾乎是清一色的大中型股票,如貴州茅臺、興業銀行、五糧液、萬科A、保利地産、華夏銀行等。無獨有偶,另一隻以小盤命名的基金,2011年四季度前十大重倉股中,7隻為主板上市股票,興業銀行、保利地産、潞安環能等大中型股票赫然在列。
小盤基金重倉大股票、大盤基金重倉小股票,只要在契約中下點功夫,就完全可以規避風險。以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旗下一隻大盤基金為例,該基金曾經因為頻頻重倉小股票、ST股而飽受詬病,最終不得不修改契約,重新界定大盤股的定義,規定總市值不低於15億元的公司即為大盤股。而根據這一定義,目前A股市場2332隻股票中,大盤股多達2021隻。而以上述中小盤基金為例,根據其定義,目前A股市場中,可以稱得上大盤股的不過10余只。
事實上,基金産品同質化嚴重,基金公司在基金的名稱上也是下足功夫,不少基金被冠以大盤基金、小盤基金、全球精選以吸引投資者,實際投資實踐中的名不副實現象使得投資者僅憑名稱無法辨別基金投資風格,給投資決策增加了難度。基金業內人士指出,這一現象的反復出現,實則反映了國內基金投資風格趨同化嚴重,不利於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和基金投資風格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