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多機構預測1月CPI漲幅4.1% 貨幣政策或穩中偏松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9日 06: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1月部分經濟數據明日公佈 節日因素或阻CPI回落

  中國網2月8日訊(記者 姚毅婧)根據國家統計局安排,2012年1月的CPI數據將於明日(9日)公佈。多家機構預測,受元旦和春節因素的影響,1月CPI的同比(較去年同期)增速估計為4.1%,基本與去年12月(4.1%)的增速持平,但不改後期通脹回落的趨勢。

  多家機構預測1月CPI漲幅4.1%左右 與上月持平

  國家統計局1月1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國內CPI在去年12月同比上漲4.1%,連續第5個月回落,並創下15個月以來新低。不過,國內CPI回落趨勢或受春節因素影響,於今年1月份暫緩。事實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1月就曾坦言,2012年元旦、春節均在1月份,節日消費以及氣候因素可能推高商品消費尤其是食品價格,這將給1月CPI帶來一定上漲壓力。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近日對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表示,商務部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産品價格、農業部監測的農産品批發價格和國家統計局監測的“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的數據都顯示,1月份食品價格總體處於小幅上漲過程。根據商務部監測的數據,由於進入冬季氣溫偏低,蔬菜生長速度放緩,價格呈季節性上漲態勢,1月份以來,蔬菜價格延續了前期的上漲趨勢。同時,由於假日臨近,對部分食品需求上升,水産品及肉類價格也有小幅回升。預計1月份食品價格環比漲幅在1.2–1.8個百分點之間。鋻於春節假日期間國內煙酒等非食品價格將有所上漲,預計1月份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也將比上月有所回升,大約在2%左右。據此測算,預測1月份CPI同比增幅在3.9%-4.2%之間,取其中位數,預計1月份 CPI同比增幅為4.1%左右,漲幅基本與上月持平。由於春節假日因素影響結束及翹尾因素將有大幅下降,預計2月份CPI同比漲幅將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預計,在春節消費的支撐下,1月CPI增幅可能與去年12月基本持平或略高,位於4.1%~4.3%的區間,中值為4.2%,較上月小幅回升。

  據統計,在各機構給出的預測中,美銀美林對國內1月CPI的預測值為4.3%—4.5%,相對較高。中金公司、交通銀行、興業銀行、上海證券等均預測1月CPI增幅在4.1%—4.2%。莫尼塔預測的數據較低,其表示不排除1月CPI降至4%以下,瑞銀證券也預計1月CPI將回落至3.9%。

  未來物價持續回落 三季度或現CPI低點

  儘管1月CPI難以繼續回落,但分析人士預計,節日因素消失後,通脹壓力將繼續減小,全年CPI呈現探底慢回的趨勢。

  連平表示,雖然近期由於春節假日因素及季節性等因素的影響,CPI同比仍維持在高位,但自2011年8月份起,CPI同比已經連續五個月出現回落, 表明前期物價調控政策正在明顯起效,物價上漲壓力正在逐步緩解,2012年我國物價漲幅將較2011年有較大幅度回落。原因一是受歐債危機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趨勢可能延續,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指數與PPI加速下行,未來國內外原材料成本將持續下降;二是製造業PMI指數與工業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速下降表明生産需求普遍回落、經濟增速將放緩,抑制物價上漲;三是貨幣政策全面寬鬆的可能性較小,前期貨幣緊縮效應時滯較長,至少將延續至2012上半年;四是國際糧價同比持續下行,國內糧價將繼續維穩,春節後豬肉價格漲幅進入週期性回落通道;五是2012年CPI翹尾因素較2011年將減少約1.4個百分點。

  連平亦同時指出,但2012年促使物價上升的因素同樣存在,如果中東伊朗局勢動蕩加劇導致國際油價出現較大幅度上漲的話,可能對國內物價産生上漲的壓力。據測算,當國際油價從90-100美元一桶上升到120美元/桶,國內同比增幅則將在原有基礎上增加0.7-1個百分點;如果國際油價突破200美元一桶, CPI 同比將會增加1.5-2個百分點。綜合以上判斷預計,2012年CPI同比漲幅為2.7%-3.3%,並呈現前三個季度持續下降、第四季度略有回升的走勢。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持同樣觀點。他預測,今年CPI將探底慢回,2月將繼續回落,很可能跌破4.0%。全年CPI可能在2.5%至3.0%之間,月度呈現“探底慢回”態勢,低點在7月份至10月份之間的可能性較大,低點絕對水平可能回落到2%以下,但下探至1.0%以下的可能性不大。

  貨幣政策或穩中偏松

  此外,近期,隨著物價漲幅回落,市場上的降低存款準備金率論調再起,多家機構和人士認為,央行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此前在《求是》雜誌上發表署名文章坦言,物價上漲的中長期壓力仍然不容忽視。綜合來看,央行的宏觀調控政策或穩中偏松。

  連平認為,隨著物價漲幅回落和經濟增速放緩,政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將穩中偏松並實施結構性寬鬆。一方面,積極的財政政策將繼續實施;另一方面,貨幣政策穩中偏松,新增信貸規模有所擴大,貨幣供應增速適當加快。連平同時認為,只要政策合理、調控適當,經濟應該會保持合理的增速並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

  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今年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趨勢已經非常肯定,只是具體的時點並不容易判斷。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日前表示,要穩定國內需求並應對未來出口增速繼續放緩的影響,需要政策層面繼續寬鬆。貨幣政策方面,以準備金率下調為主的數量型寬鬆仍將繼續。(中國網財經中心)

熱詞:

  • CPI
  • 貨幣政策
  • 莫尼塔
  • PMI
  • 機構預測
  • 貨幣供應
  • 貨幣緊縮
  • 預測值
  • 食品價格
  • 連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