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馬紅漫 專欄
在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考驗之後,由於受到內外部經濟形勢制約,去年企業實體經濟的經營普遍較為困難。而與此相反的是,銀行業卻能夠獨善其身,企業利潤出現了大幅增長。根據銀監會統計數據,去年前三個季度,中國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利潤8173億元,同比增長35.4%,人均利潤近40萬元。據此測算,去年全年的利潤增長幅度
將接近40%,人均利潤超過50萬元。這樣的利潤增長幅度,甚至超過了石油、煙草等高暴利的壟斷企業。
對於銀行的高利潤,銀行業內人士有各種解釋,比如受益於經濟總量保持高速增長、中間業務優化提升等等。但無論如何去自圓其説,國內銀行業都無法回避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作為金融機構的商業銀行利潤率大幅度高於實業企業利潤,這本身存在極大的不合理性。
相比之下,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去年前三個季度實現利潤3.68萬億元,但這些企業有8700多萬人,人均利潤4萬元左右。除去個人所得稅,人均凈利潤不過3萬元,以此計算,銀行業的暴利顯而易見。
金融機構並不直接創造財富,其利潤都是以財務費用的形式,來自於實業企業的收入分成。換言之,金融機構理論上只能是在企業碗裏分飯吃,而且應該看企業的臉色行事。但是現如今分飯的人,居然吃得比主人還多、還好,這的確應該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視。當然,如果金融機構是依靠自身管理能力提升、業務創新而獲得了更高利潤率,倒也無可厚非。因為金融機構的效率提高,同樣可以反哺到實業企業,並推動整個社會經濟進步。而關鍵問題在於,事實卻並非如此。
我們要思考的是,在銀行暴利背後是“誰”在哭泣?2011年多數企業和公眾對於銀行服務的感受就是“貸款難”,除非是大型國有企業,否則來自銀行的貸款資金非常緊張,甚至為了拿到貸款而不得不承受更高的利率上浮。由此觀察,銀行的地位不是從企業碗裏分飯吃,反而更像是施捨的金主。其實,我們很難期望商業銀行能夠在短期內實現經營效率的大幅提升,而貸款資金的緊張只會刺激銀行去盡可能多的吸收存款,繼而擴大貸款規模,從而增加自己的利差收益。由此,在2011年商業銀行主打的“創新業務”就是各式各樣的理財産品,而這些理財産品卻有高息攬存之嫌。
但即便是用高息來攬存,商業銀行也不缺利潤收益,其原因就在於商業銀行享受著高額的制度福利——高利差。根據知名諮詢機構波士頓之前的報告,目前中國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利率差高達2.5到3個百分點,而在成熟的市場上,能達到0.2個基點已經很不錯了,據此而言,中國銀行業利差比國外高14倍。説白了,畸形的高利差收入才是商業銀行暴利創富的法寶,如果對比於此,其盈利機制與煙草、石油等壟斷企業依靠行政保護髮財並無區別。
但對於整個社會經濟穩定運行而言,金融機構享有暴利的負面影響則非常巨大。既然做金融可以賺大錢,那麼做實體的企業自然會不甘寂寞。正是在金融投資的暴利誘惑之下,放棄實業、改玩資本投機同樣是2011年中國經濟的一大亂象,這也是導致去年部分商品價格被惡意爆炒、民間違規信貸問題氾濫的重要原因,對此監管部門應該保持高度的關注。
從長期而言,金融機構的利潤水平不可能遠超實體企業。面對暴利橫行的局面,意味著中國的銀行業需要一次深層次的體制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讓市場機制發揮更大的作用,具體的措施主要是開放銀行業準入機制,同時對於銀行定價“利率”實現市場化波動。讓充分的市場競爭和靈活的定價機制去削平不合理暴利,是為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良性互動的必然結果。(馬紅漫經濟學博士)